60年代關鍵詞:與優雅對撼
代表人物:奧黛麗赫本、簡方達、拉寇爾韋奇

瑪麗蓮夢露在1962年逝世,之后好幾年電影市場被那些形體纖細穿黑衣服的女人們掌控,似乎一切都回歸到最理智的狀態。直到1966年的《史前100萬年》,拉寇爾韋奇穿著一件皮毛制作的三點式比基尼走入鏡頭,男人們才再度尋找到女神。
奧黛麗·凱瑟琳·赫本-路斯頓,出生于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知名音樂劇與電影女演員,晚年曾經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特使。奧黛麗·赫本活躍于1950和1960年代的美國影壇,她向來以優雅的氣質和卓越品味的穿著著稱,1954年年方廿四歲的奧黛麗·赫本以《羅馬假日》榮獲第25屆奧斯卡影后的殊榮。
珍·芳達

簡·方達,亦譯珍·芳達,美國女影星,其父是奧斯卡影帝亨利·方達。1971年她在《柳巷芳草》中扮演一位狡猾的應召女郎,并獲得1972年度的奧斯卡影后。又以1978年《榮歸》獲得第二座奧斯卡影后。2014年獲得第42屆美國電影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拉寇爾韋奇

70年代關鍵詞:桀驁不馴
代表人物:費拉弗塞特、戴安娜羅斯、費唐納薇、帕姆格利戈、艾利邁古奧、薩比爾謝菲爾德、赫頓勞倫

那些莊重的、渾圓的、對稱的、唇紅齒白的美人標準統統見鬼去吧!70年代的“難忘面孔”們就像是那個年代肆意的風格,很難讓人第一眼接受。比如費唐納薇如同喜馬拉雅山峰一樣高聳的顴骨、帕姆格利戈野蠻狂放的身材和風格、勞倫赫頓門牙間巨大的一條縫、從音樂圈半途溜號搞電影的戴安娜羅斯(別小看她,人家可是一個奧斯卡一個金球獎在手呢)。沒有什么條條框框,可以規劃這些“70”美人們。
戴安娜羅斯

戴安娜·厄妮絲汀·厄爾·羅絲 是一位美國歌手及女演員,是1960年代摩城唱片組合至上女聲的主唱。 1970年退出組合后,她開始轉型成為一個獨唱女歌手,她在電影以及百老匯劇院取得極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