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都很講究性生活質量,這種生活質量當然也包含了性質量。什么叫高質量的性生活呢?性和諧就叫高質量的性生活。而那種“上床就來”、“干完拉倒”之類直奔主題式的性生活是根本談不上和諧,因此也是沒有“質量”二字可言的。
何謂“后戲”
所謂性愛后戲,是指性愛結束后雙方所應持續的那種余味繚繞的親密溫度,有人將此比喻做性高潮以后的“余興”。
按照性的科學規律來看,男性一般產生性興奮較女性要快,因此性高潮來得也快,但退得也快,所以在完事以后,往往會感到十分困乏,只想睡覺。可是女性卻不一樣了:女性的性反應比男性慢得多,即使已經達到性高潮了,仍然需要有一個較為緩慢的性興奮消退的過程,這時如果能得到丈夫的撫愛,心理就會得到一種溫馨的緩沖。
比方洗澡:在一些男人看來,洗澡的價值就在于把身體洗干凈,洗完了起身就走,沒什么好留戀的。女人則不然,她們愿意在浴盆里多泡一會兒,再打上一身浴皂,享受熱水和泡沫接觸皮膚的感覺。
性生活與洗澡在感覺意義上講具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為了性生活的完美,做丈夫的千萬不要忽視這種被稱做“余味繚繞的藝術”的性后戲。 要使夫妻生活達到和諧、溫馨的境地,性前戲和入戲固然重要,然而,如果忽視了后戲,那么說這種性愛就算不上完美的性愛。
有不少女性常常抱怨丈夫在“干”完房事后,蒙頭便睡,完全置妻子的感受于不顧。這說明她們的丈夫根本不知“完事”之后的余溫對妻子來說有何等的重要。
“完事”后,丈夫們的“可恥行為”
據國外的一項調查資料顯示,在夫妻完成性生活后:
32%的丈夫是馬上躺下調整呼吸或點火吸煙;
17%的丈夫很快就進入夢鄉,而且還有少數打呼嚕吵妻子;
14%的丈夫去上廁所;
9%的丈夫馬上去洗浴;
6%的丈夫去找東西或找飲料喝或者去看電視或者去工作;
2%的男子則開始另一次性生活。
性學家們認為,在如上幾種情況中,除了上廁所屬于實在難以克制的以外,其他幾種習慣都是不可取的。
20世紀60年代,美國性學權威專家馬斯特斯和約翰遜就曾提出了性的四周期反應理論。他們認為,一次完美的夫妻性生活應該包括興奮期、持續期、性高潮期和消退期。
其中興奮期主要是進行前戲,前戲是為入戲做準備的;持續期和性高潮期是已經進入性交;消退期主要是進行性后嬉,使夫妻性生活完美、有始有終。這好比看一臺戲,前戲如同序曲,性后嬉是全場戲的尾聲。假如一臺戲快結尾時突然中斷,肯定會讓人感到意猶未盡,缺乏余味。
男女性高潮的差異
男性性興奮期中,性欲喚起的速度比女性快。在一次性生活中大多只有一次性高潮,每次性生活中,男性體力的消耗都比女性大得多,所以男性很容易疲乏入睡。
在一次性活動中,多數女性可有數次高潮,且在一次高潮后,不存在“不應期”,只要有效刺激存在,仍可再次出現高潮,直到體力耗盡為止。
對于缺乏性知識的男性來說,由于沒有認識到夫妻間性反應周期的差異,沒有主動去消除這種時間差,只顧自己獲得性滿足,而置妻子于不顧,當妻子還希望丈夫做些愛撫溫存的動作時,丈夫卻呼呼大睡或做別的事情去了,妻子就會覺得沒趣,大煞風景,以致感到性生活不和諧,至少是美中不足。這樣長期下去,可能會使妻子對性生活產生反感、厭惡的情緒,甚至產生性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