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對最善待自己的人發脾氣
愛發脾氣的人,內心中往往存在很多恐懼,為了保證自己不被恐懼壓倒,就會用發脾氣的發式來壓抑恐懼的感覺。這就像是戰場上的戰士,當他看到戰友被打死打傷后,他內心的恐懼會驅動他勇敢的投入戰斗,因為他戰斗得越勇敢,他越有可能保護自己生存下來。所以很多時候,發脾氣,只是為了防御內心的虛弱感冒出來。
內心虛弱的人,在發脾氣時其實心中也是有許多害怕的,他們害怕因為自己的發脾氣而失去那個對他重要的人。所以,他們往往在發脾氣時會先做一個選擇:選擇那個相對安全的人來釋放自己內心的壓力,因為相對安全的人不會因為他的壞脾氣而拋棄他。而這個相對安全的人,往往是最善待他的人,是他在內心中能確定對方是在乎他的那個人。
所以我們常?吹剑粋在家門外常常被認為是大好人的人,回到家里時會把家里搞得雞犬不寧。
4、在最親近的人身上總感受到“你欠我的”
對我們所愛的人,因為愛他,所以往往也會在他的身上投注了很高的期待,當這個期待不被滿足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很憤怒,因為對方沒有滿足我們,因為對方“欠我的”。
在親密關系中,這種“你欠我的”表達方式,可以制造對方的內疚,從而對對方實施強烈的控制,有的時候,這是非常有效的控制方式,同時,也具有強烈的破壞性。我的一個來談者,就是在父母整日的耳提面命中,體驗到自己如果不能滿足父母的需要,隨時都有可能被父母趕出家門去。所以,在生活中,她努力去滿足父母對她的要求,如果不能滿足時,她就會被強烈的內疚所吞沒,久而久之,她對父母產生了強烈的憤怒,因為她不管怎么努力,似乎也不能完全滿足父母對地的期待,在這個內疚的高壓之下,當她無法承受時,她最終選擇了抗爭,與父母的關系走到了破裂的邊緣。
5、其實,對我們所愛的人,我們都會有“恨”這種情感產生的。
恨,就是沒有被滿足的對愛的期待。
在一段親密關系中,當我們感覺對方對我們越重要時,我們往往越發期待獲得他的全部,甚至可能期待將他吞進肚子,從而可以全部擁有他。而現實情況是,我們不可能完全擁有另外一個人,因為那是完全獨立于我們的一個個體,所以當我們感受到這種現實時,我們也會有強烈的挫敗感,這個挫敗感有可能帶領我們進入到對所愛的人的恨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