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感冒耳朵難受,得了鼻炎引發中耳炎,如此“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情形,在耳鼻咽喉疾病中一點也不少見。因為耳、鼻、咽、喉4個器官均以咽部為中心,彼此相通,任何一個部位發生病變都會相互影響,牽連跟自己“心意相通”的鄰居。
得了感冒,耳朵變“聾”
很多人得了感冒以后會發現耳朵脹痛,甚至還覺得耳朵變不好使了,聽聲音像隔著一層東西。這是因為在人的鼻咽部與耳朵之間有條管道叫咽鼓管,一般的感冒往往咽部充血、水腫,導致咽鼓管腫脹,出現內耳負壓引起耳痛,內耳如果充血會出現耳鳴。一般經過抗感冒治愈以后,耳部不適癥狀就會緩解。
耳朵有病,鼻子用藥
明明得了急性中耳炎,醫生卻開出滴鼻液,這并非醫生開錯了處方。通過咽鼓管,鼻黏膜、鼻咽黏膜、咽鼓管內膜互相連接,其中之一感染,這些黏膜均會發生腫脹、充血,甚至造成咽鼓管狹窄或阻塞。治療中耳炎時,在鼻腔滴入呋喃西林麻黃素滴鼻液等,可以收縮鼻黏膜和鼻咽部黏膜,利于咽鼓管通氣和引流,促進中耳炎的治愈。
鼻炎引來中耳炎、咽喉炎
由于鼻、耳通過咽鼓管相連接,當鼻炎引起鼻黏膜水腫時,咽鼓管被阻塞,中耳腔的空氣會逐漸被黏膜吸收,外界氣體不能及時進入鼓室,就可能引起中耳黏膜血管擴張、淤血,出現中耳炎。此外,鼻炎治療不利,還可能引發咽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