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壓力當然來自于音樂作品。從結果來看,Beyond剩余三位成員的音樂才華毫無疑問是比不上黃家駒的,20年來幾乎再也沒有生產出像家駒時期那么風靡的作品。但我們顯然對他們也缺乏體諒,少了一人的Beyond,就像桌子少了一條腿,不再像以前站得那么穩了,出好作品理所當然更難了。我們也得承認,如果是個無名樂隊,這些作品其實是可能得到稱贊和鼓勵的——可惜,當這些歌都拿來和黃家駒時期的名作對比時,只能全部被籠罩在他的巨大陰影之下,沒有出頭之日。黃貫中有幾次嘗試改變創作風格,更是一敗涂地——他不明白,粉絲們需要Beyond永遠維持在黃家駒逝世時的那個樣子。
我們都知道,粉絲往往是非理性的,從批評作品轉為人身攻擊是常見之事。這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刺傷了剩余成員的自尊。在Beyond論壇中,有粉絲發帖稱黃家強在鏡頭前的習慣pose“女里女氣”,愛用鼻音的演唱方式“相當娘炮”,而黃貫中在舞臺上又蹦又跳“顯得很低級”。對于黃貫中、黃家強、葉世榮來說,這其實是不太公平的,他們本來和黃家駒一起被萬千粉絲寵愛,現在卻只能活在批評和指責之中。當一個團體持續10余年都無法取得成功時,分崩離析也是在所難免了。Beyond三子對外宣稱“音樂理念不合”,乃是長期失敗后必然的分歧。
其實,縱觀歷史上那么多成功的樂隊或組合,善始善終的沒有幾個。像Beyond前經紀人所說的披頭士樂隊,地位遠比Beyond還要高上百倍,最終仍以對罵、解散而告終;深紫樂隊的吉他手當年與其他成員大翻臉,也曾轟動一時。人性本就有弱點,想要幾個人數十年如一日和睦相處,其難度不亞于登天,吵架實屬正常。但因為黃家駒的逝世和當時Beyond的完美,任何吵架都會被放大,視為嚴重內訌,最終額外受到道德層面的攻擊:你(你們)把Beyond搞成這個樣子,對得起家駒的在天之靈嗎?媒體和粉絲自然而然地認為生者必須維護死者留下的聲名,Beyond三子必須一輩子情同手足,這毫無疑問只是一廂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