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意大利一男子與母狗雜交后產人犬。該人形犬有類似女性RF,人發人眼,手腳皆為人性,但其頭顱和軀干卻為犬形。警員在尾隨該人形犬進入木屋后,抓獲一男子。男子供認,其突發奇想可否以犬代孕?遂以注射器將自己的JY注射進母犬體內,日后,該犬果然懷孕并誕下一疑似女性人犬。掐指算來,Baby已有10歲。
真相: “人狗雜交產下人形犬”,這個謠言好邪惡呀。另類的題材、細節的刻畫、真相揭示的曲折(警察叔叔都來幫忙了),可是一個下了功夫的故事。
藝術的真實與虛幻
照片不是假照片,照片里的生物卻是假的。這是2003年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澳大利亞館所展出的藝術家Patricia Piccinini的一件雕塑作品,名為“Leather Landscape”。同時展出的這一個系列的作品名為“We are Family”。藝術家希望借此討論這樣一個道德話題——在生物克隆、基因改造、DNA測試、臍帶血銀行、人獸間器官移植橫行的時代下,什么是正常?什么是自然?作者借由藝術創作提出思考,但并沒有強烈的批判色彩。類似的主題也出現在她的其它一些作品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移步她的官方網站。
這個系列里還有一件作品名為“The Young Family”,看上去像是人豬雜交的產物。流言制造者們當然也沒有放過它,借此培育了不少“看圖說話”。其中之一說“俄羅斯開采鉆石挖出世界最大洞穴神秘洞穴驚現豬人”;一篇說采藥老人“在騎虎巖的山林里發現了一窩豬人”;一說“在亞馬遜叢林深處發現許多新物種,樣子介于人、狗、無毛老鼠之間,竟然是實驗失敗的產物,后來被拋棄在那里”;一說“這種生物叫mactal,是在歐洲發現的稀少物種,只能活3個月到6年,這種生物長不出多少毛發,用四腳行走,一次可以撫育最多八個幼獸,大部分的mactal被人訓練來表演以獲利,但被禁止輸入美國”;還有一篇說“經以色列科學家鑒定,這是介于拉布拉多獵犬和人之間的一種生物,他的名字叫Climera,已經10歲了,具備初級的語言能力”。各種各樣的離奇說法,真是豐富多彩呀。
生殖隔離漫談
澄清了這只是藝術作品,并非真實存在的生物。我們再來討論看看有沒有可能出現類似“人狗雜交”或是“人豬雜交”的動物呢?答案是不能。在自然界,會由于各種原因使得即使是親緣關系接近的種群,在自然條件下也不能產下后代或不能產下可以生育的后代,這種隔離機制稱為生殖隔離。
跨物種交配不是件簡單的事,形態上的差異、發情期不同步都會影響到交配行為的發生。就算你是萬事具備、強行xx,精子在另一物種的陰道里也會遇到重重阻礙,陰道的Ph值、白細胞的攻擊、陰道粘液都會對精子的前進造成影響。即使你排除萬難來到了卵子面前,最嚴峻的考驗來了——識別。不同物種的精子、卵子細胞表面的識別受體——糖蛋白的不同,使得你很可能不能受精,而且這樣的識別是高度精確和精密的。這些產生受精卵之前存在的阻礙,稱之為“合子前隔離”。
如果極其幸運的受精成功,在此后的不同階段還會遭遇到更嚴峻的考驗,出現受精卵不能存活的情況。假使受精卵有幸存活,還可能出現胚胎發育到一定階段后死亡的現象。或者最終產下了后代,但幼體不能存活到性成熟個體,或者根本不具備生殖能力,而無法留下后代。如果雜交的后代產生了下一代,還可能出現重組基因不協調,生存適應能力下降而不能存活的現象,稱之為“雜種衰敗”。所有這些發生在受精卵產生后的阻礙,稱之為“合子后隔離”。
目前,動物界碩果僅存的雜種能健康存活的典型案例,要算是“馬和驢生下騾子”了。這也不是完全成功的生殖,因為騾子是沒有生育能力的,是典型的“雜種不育”。
生殖隔離的意義在于,使各個物種的基因庫能在一定程度上獨立穩定,不會因為過度雜交而喪失特征。生殖隔離出現,新物種才有可能形成。
結論:謠言粉碎。 “人形犬”其實是一件雕塑作品,關于“人形犬”的傳說只是看圖說話的故事。物種間的交配在生物學上是有著嚴格限制的,往往不能交配,或是不能產下可以存活、可以生育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