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封殺京東
申通快遞日前向其電商客戶發出通知,從當天起不再向京東倉庫配送快件。申通為什么要封殺京東?難道出什么問題了?
對于和京東“分手”,申通公司給出的回應認為,他們并非針對京東商城的第三方賣家,而是因為京東商城已經拿到快遞牌照,雙方是同業競爭關系。按照國家郵政總局的規定,同行之間相互攬件涉嫌違法。
申通快遞市場總監夏祖彬表示,公司暫不接受商家發往京東倉庫這一行為,原因在于申通送至京東倉庫時等待簽收時間太長,且單票貨物太大,不適合快遞公司來運作。他們不是貨運公司,所以暫不承接此類大貨運輸。
據悉,今年6月25日,國家郵政總局公布了首批通過2012年快遞經營審核企業名單,京東商城的關聯企業“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位列其中。業內人士表示,這表明京東商城已正式獲得全國快遞牌照。這也意味著京東自建物流將與整個快遞行業進行全面競爭。
來自《北京晨報》的消息稱,某快遞公司電商業務負責人表示民營快遞更合適做面向終端消費者的業務,但現實是還承擔著類似于經銷商的角色,就是干給超市供貨入倉的工作,“這其實應該按專業項目操作。給消費者和倉庫送貨的最大區別是,入倉庫都要開箱驗貨,有時還會被拒收回快遞公司,快遞公司要做退單處理增加成本;二是入倉驗貨耽誤時間會影響到快遞員的提成,而快遞公司上述增值服務并沒有從電商那里得到額外回報。”
此前,有消息爆出,圓通、順豐和申通一并拒接發往京東分揀中心快件,但經證實,圓通和順豐與京東的業務往來一切正常。圓通快遞新聞信息部高級經理周曄坦言,當前電商業務量大,在具體操作環境上是存在些問題,相互博弈也是正常的。他說,“物流和電商就是夫妻過日子,又愛又恨,出現爭執也是難免的。”
另外,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則認為,申通暫停部分京東業務相信是背后有很多故事,現狀是多方力量博弈之后的結局。京東早就在做自有物流配送,為什么快遞行業今年才開始對京東有所警覺?答案不言而喻,平臺競爭這回又要升級。
電子商務觀察人士魯振旺表示,過去京東還能控制最后一公里的訂單冗余,現在訂單增長困難,無法控制冗余,使成本居高不下。自建物流離不開第三方干線物流,而隨著控制力和滲透力的增強,快遞公司話語權在增強,平臺博弈或影響快遞公司站隊。
電子商務與快遞之間的矛盾升級,消費者或將成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