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改版
近日,有報道稱,央視明年確實將對新聞類節目進行改版。而此次改版將不僅僅拘泥在片頭曲等小打小鬧上,而是全面的改變風格,比如可能將會增加新聞現場連線以及新聞評論員機制。用央視內部人自己的話說就是回歸平民視角,加重社會民生類的比例。數次改版的新聞聯播為何此次走向“親民”風格,又將有著怎樣的成效?
不過也有人提出質疑,一系列的外部“易容術”對于《新聞聯播》的內容理念的發展可謂是不痛不癢,一個節目的長遠發展關鍵還是在于形式和節目思路的改變。而近日《新聞聯播》里的一些小變化不僅打破了這種質疑聲,也給改版帶來了新的期望。
10月19日,《新聞聯播》播出了桂林文氏四兄弟尋母的故事,在新聞后還登出尋人啟事。這一舉動引起外界廣泛關注。長期以來,《新聞聯播》一直以“大氣”示人,其宏大敘事的風格、“三段論”式的結構,也與民眾的瑣細生活有些隔閡。正因如此,《新聞聯播》的變動牽動著民心民眾希望它能更接地氣,而不止于外在形象的“變臉”。實質上,央視的許多變化,也在呼應著“貼近民生”的百姓訴求:曝光“健美豬真相”,報道“討薪日記”等,都在回歸平民視角。據央視內部人員透露,《新聞聯播》將于2013年推出全新改版,“加重社會民生類的比例”是改版的基調。
這種細微之處的變化,令不少關注《新聞聯播》的專家感到欣喜,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常江博士就表示,“因為在當下的中國,在確保主流意識形態正統性的前提下,公眾的思維方式與生活方式日趨多元,這意味著新聞內容生產者正在面對一個越來越異質的受眾群體。所以以《新聞聯播》為代表的老牌電視新聞節目在專業性、提示性和服務性等方面的加強,以及政治教化、社會組織等意味的淡化,無疑會使節目與受眾認知之間的接合更加順暢,盡可能避免受眾的對抗式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