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熟悉感?
有沒有“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的熟悉感?
1949年后,隨著共產黨建立政權,族權、父權、夫權這些東西是被打碎的。在新中國里,男女平等是寫進了憲法的;在新中國里,流行的是婦女能頂半邊天。
但不知怎么回事,最近這幾年,也不知從哪里吹起來的邪風,披著儒學、國學、傳統文化等等外衣,大開歷史倒車,整個中國社會開始把女性定位在賢妻良母家庭主婦的角色上來,準備恢復“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糟粕文化。
宗祠建了起來,族譜修了起來,賢妻良母的牌坊立了起來,下一步要干什么呢?要把中國的女性鎖進家庭的籠子里嗎?這讓我很是疑惑。
今天看到@張小蟋蟀 發的關于北京西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的宣傳畫,非常憤怒。倒行逆施到這種地步,實在是忍無可忍。
女性到婚姻登記處,自然是為了做妻子的。如果結婚以后要孩子,那自然是要做母親的。妻子、母親是女性的自然角色。但我不知道的是,在新中國,什么時候“做一個好主婦、好母親”居然“是女人最大的本事”?做一個好主婦、好母親當然是本事,但做一個女科學家、女醫生、女工人、女戰士、女政治家難道就不是一個女人最大的本事?
如果說強調女性自然角色的“做一個好主婦、好母親是一個女人最大的本事”還不是對女性的歧視,不是對女性經濟平等權的侵犯的話,那“為什么非要削尖了腦袋、累吐了血跟男人爭資源、搶地盤呀”的問句,就是毫不掩飾赤裸裸地對女性的歧視和對女性經濟平等權的侵犯了。資源和地盤本來就是男女共同享有的,女性可以因為自身的生理原因自愿退出某些領域,但享有屬于自己的東西,本就是天經地義的,本就是憲法賦予和保障的,什么叫“爭”?!什么叫“搶”?!
《玩偶之家》中,娜拉的丈夫海爾茂在阻攔娜拉離家出走時說:“首先,你是一個老婆,一個母親。“
看看,北京西城區民政局的這份宣傳畫的口吻和海爾茂是一模一樣的。
娜拉是這樣回答的:“這些話現在我都不信了,F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個人,跟你一樣的一個人。“
在北京西城區民政局的眼中,在所有舉著國學、傳統文化等等旗子的人的眼中,女人不是人。在那些僵尸的眼中,在家的時候,女人是父親的女兒;嫁人了,是丈夫的妻子;有了孩子,女人是孩子的母親。
我是男性,但我同時還是母親的兒子、妹妹的兄長、妻子的丈夫、女兒的父親,為了我的母親,為了我的妹妹,為了我的妻子,為了我的女兒,我想對北京西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說:”你放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