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過程中,肖老師拿出一個小本子,讓小組長在上面簽字。成都商報記者看到,本子上記錄了學生交費情況的“賬單”,有100元、也有200元,“錢已經全部退還給學生了。”
學生成績下滑要扣錢
教育局:
錢已退,將調查老師
隨后,成都商報記者聯系上金堂縣教育局,該局對此事進行了回應。2月17日下午3點左右,金堂教育局發現有網友反映“金堂某鎮中學老師收取學習成績保證金”一事后,教育部門高度重視,立即進行調查。經初步調查得知,全班一共有46名學生,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不同,上交了60元至200元,只有3人交了200,大部分交100元,共收取24人共計2660元到各個小組組長處。調查之后,金堂縣教育局對此事作出了相關的處理意見。第一,要求該班如數全部退還保證金,在下午4點半前,已經全部將錢退到學生手中。第二,教育局及學校將根據相關規定對該班班主任進行處理,目前未有處理結果,仍需要進一步調查。最后,教育部門將結合2017年春季學校收費專項整治工作,對學校收費行為進行規范。
教育專家
調皮學生要多交 是錯上加錯
肖老師稱試圖通過一定保證金的方式來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教育方式合適嗎?“曾經也有個別學校發生過類似的事情,都遭到了社會的質疑。”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該做法存在問題,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此外,還存在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收費竟然不一致的情況,越調皮的交得越多,這更是錯上加錯。熊丙奇稱,在校老師有責任對學生的教育進行引導,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是尊重學生的權利,這種針對學生收取“學習成績保證金”,并因不同的學生而收取不同費用的做法,顯然侵害了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