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0年9月10日(乾隆三十五年),中國、朝鮮和日本地區的天空變成了一種可怕的紅色,持續了9個夜晚,一直神秘莫測。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最新刊登《三百年前中國出現的血色天空得到了解釋》的文章稱,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可能的原因:一場可以史無前例的巨大磁暴,強度堪比1859年著名的“卡林頓事件”。
日本大阪大學的歷史學家、天文學家早川久志和同事調查了18世紀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歷史記錄,并調查了同一時期德國業余天文學家約翰·施陶達赫爾所繪的太陽黑子圖,以及詹姆斯·庫克船長指揮皇家海軍艦船“奮進”號進行的探險任務提供的記錄。
在研究了111個歷史文件后,科學家們發現了紅色極光的證據,時間正是1770年9月10-19日,當時東亞各地都能見到它們。
這些持續時間較長的極光出現在低緯度地區,意味著背后是一場強大的地磁暴。
太陽黑子圖則顯示,事件中的太陽黑子的面積是“卡林頓事件”中的兩倍,意味著它們在強度上至少是相當的。
“卡林頓事件”中,大氣中的電流擊中了電報線,并讓相關設備上的紙張著火,但它只持續了4個夜晚。
這也表明,類似強磁暴現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會經常出現,但如今這個世界高度依賴電力和磁力,如果現在發生“卡林頓”水平的磁暴,北美地區就將付出2.6萬億美元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