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跨年”:分享更豐美的思想盛宴!
“知識跨年”以聚會、盤點、思考的方式,將個體“代入”國家、時代、社會的發展中去,這種巧妙的共情在某種程度上不僅會讓觀眾獲得更多的歸屬感,還會激發起觀眾對社會、對時代、對自我的深層認識和理性思考。
沒有小鮮肉、不請流量明星,收視率不斷攀升——據新華社報道,2018跨年夜,多家電視媒體打出了“知識跨年”的招牌,浙江衛視推出了“2018思想跨年盛典”,廣東衛視請來財經“大咖”共同打造年度財經盛會,深圳衛視再次牽手羅振宇上演了一場知識跨年演講……
無論是圍繞“如何實現我們的財富目標”來盤點國內重大話題、梳理國際經濟動態、展望未來商業趨勢,還是為“所有想把握這個時代機遇的人”講述“關于商業文明,過去一年的變量,未來一年的想象”,“知識跨年”儼然成為一場特殊的“跨年禮”,為公眾所期待和熱捧。有報道稱深圳衛視的跨年演講門票在預售后不久就售罄,而演講當晚,萬人以上的場館幾乎座無虛席,不少觀眾專程從外地趕來,甚至從國外回來觀看。場面如此火爆,既有演講者的個人魅力,也體現了觀眾對這種新穎的跨年方式的認可。
跨年,當然少不了熱鬧歡快的節日氣氛,更需要一種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的儀式感。在營造歡樂祥和的氣氛方面,各類跨年歌會、文藝晚會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知識跨年”讓公眾看到了在歌舞狂歡之外,還可以有更多元、更有意思的儀式,還可以有更多的知識分享、分享更豐美的思想盛宴。
盡管平日電視、網絡上大咖云集、觀點碰撞的談話類節目,觀眾并不陌生,但當這種節目形式出現在跨年夜這個辭舊迎新的時點上,觀眾的體驗和效應會大不相同——一年將盡,很多人會回望、總結、反思,對新的一年也有很多祈愿、期待和祝福。“知識跨年”以聚會、盤點、思考的方式,將個體“代入”國家、時代、社會的發展中去,這種巧妙的共情在某種程度上不僅會讓觀眾獲得更多的歸屬感,還會激發起觀眾對社會、對時代、對自我的深層認識和理性思考。
“知識跨年”的出現和火爆,有著一定的現實基礎。時下,“早上刷牙聽‘得到’,吃早飯時聽‘喜馬拉雅’,地鐵上刷‘知乎’,睡前還要訂閱好幾個專欄”成為不少人的日常習慣,越來越多的人愿意主動甚至付費邂逅新觀點、獲取新知識。人們對“知識跨年”的青睞,正是體現了渴望接受新知識、新思想、新觀念的積極和開放的心態。
社會快速發展,知識更新加速。人們更向往了解、充實自己的內心和精神世界,更加迫切地想要認清身處的時代和周遭的世界。保持這份理性和清醒,讓思想的碰撞點亮我們的生活,是許多人的內在需求。
如今的跨年夜,人們在互致祝福之余,還紛紛在社交網絡上曬出自己一年生活的總結、分享跨年心愿,并享受這種表達和互動帶來的儀式感和獲得感。這反映出人們對于節日的認知與態度的轉變,即不再滿足于節日里簡單的符號化表達,而是注重追求價值層面更有意義的東西。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相信“知識跨年”在收獲高人氣和好口碑的同時,也能鼓舞更多人多一些奮斗的動力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