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說身殘志堅,原來這是真的啊,今天就來說說這位一直在床上作畫的女子張俊莉,要知道30年啊,這份堅持誰能做到呢?就像那些寫網文的人一樣,都是要堅持不懈才能更好的體會人生。
張俊莉個人資料
6歲患病、8歲癱瘓在床、10歲拾起畫筆在紙上涂抹。。。。。。如今,40歲的張俊莉被滿屋的自繪畫作包圍著。星辰、大海、云彩、花卉、人物……一幅幅油畫掛在她的房間內,承載著她這些年來的繪畫積淀和人生體悟。
“畫畫可以帶我去看自然風光,接觸美好的事物,于我而言,就是生命的意義。”9月19日,家住山西太原的張俊莉告訴澎湃新聞,在身體癱瘓的過程中,她開始思考未來,是畫畫的喜愛和對游歷四海的向往,讓她拿起畫筆。從漫畫到油畫,從自娛自樂到通過微店賣出130幅左右,她將生活形容為“用繪畫去旅游”。
漸進的癱瘓和放不下的畫筆
1984年秋天,6歲的張俊莉剛上小學,寫作業時手腕突發疼痛,一個月后她被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太原解放軍鐵路醫院醫生為其檢查后稱,從病情來看,她身體的各個關節會因病情的演變,逐漸變得僵硬,失去活動能力。
8歲那年,張俊莉全身癱瘓了。
“孩子這么小怎么患上這種聽都沒聽說過的病。”張俊莉的母親回憶,得知女兒患病后,她的心一下子沉到了底,她和同為教師的丈夫一邊工作,一邊照料張俊莉及其姐弟三人。
張俊莉:有鄰居來看我的時候,他們就會跟我媽說嘛,你看這個孩子以后怎么辦呀,我媽媽就會在那哭嘛,然后當時心里就特別不服氣,就覺得雖然是生病了,癱瘓了吧,但是應該還是有,就是說天無絕人之路嘛,我總是有這個想法的,覺得也許我能找到自己的一條適合的路
張俊莉11歲時,她開始嘗試畫漫畫、練素描、畫油畫。
“從小手里有個東西就去畫,會拿筆的時候就愛涂涂畫畫了。”張俊莉稱,年幼的她酷愛畫畫,但家中沒有條件為她請繪畫老師,只能通過看動畫片、漫畫書堅持自己的愛好。癱瘓在床后,畫畫彌補了她不能去看美麗風光的缺憾,畫油畫的安心感讓她將其視作“一輩子想做的事情”。
自營的微店和被感動的買家
2017年2月5日,“莉莉的畫架”微店正式開業。
張俊莉坦言,根據每幅畫的畫幅和喜愛程度,她將畫作定價為300元到5000元不等。最開始,買家都是弟弟的同學和朋友,隨著她癱瘓創作油畫的故事傳播,買家逐漸增多,今年她已賣出70余幅畫作。
“感謝她讓我明白,和真正的不幸比起來,我們大多數人都一樣,只有小挫折,小困難。”微店上的第一位買家鐘先生告訴澎湃新聞,他通過張俊莉弟弟的朋友圈了解到張俊莉的賣畫故事后,經濟并不寬裕的他花360元買下一幅莫奈《罌粟田》的臨摹作。
買下張俊莉四幅作品的趙先生也表示,他在這些畫中獲得了精神力量,可以更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畫畫一方面讓張俊莉獲得精神享受和傳播正能量,一方面也給她帶來一定的收入。9月19日,張俊莉告訴澎湃新聞,除了類風濕關節炎發作時所需的止痛藥,她常年臥床服用的調節內臟藥物也是一筆開銷,2017年賣畫收入有1萬余元,全部用于買藥,有退休金的父親仍在外打工補貼家用。
憧憬成為真正的畫家
大海、天空、花卉和人物……除了臨摹和自創,張俊莉的親朋也常將自己旅途風光照發給她,帶給她創作靈感。
“小時候我就喜歡自然風光,看到高山云海都會覺得特別美,經常想要出去玩,后來就沒機會了,畫畫也是我彌補去不了美麗地方的方式嘛。”張俊莉稱,大自然的美讓她心胸開闊,她渴望通過畫筆傳遞美好,雖然身患疾病,但能夠來人間走一趟也很值得她心懷感恩。
“我是特別喜歡孩子的人,有時候也會幻想自己如果有個小孩是什么感覺。不過現在畫油畫,感覺每幅畫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張俊莉說。
談及未來,張俊莉最大的心愿是成為一名真正的畫家,創作出一幅可以流傳后世的經典作品。如果沒有專業畫家指導的話,她希望通過自己的鉆研形成獨到的風格。
“最希望滿足地畫完一幅畫,然后死去了也沒關系。”張俊莉說。
在以后的日子希望更多的人能對生活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