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社會萬象 >

期貨公司封殺文華是怎么回事 因作妖轉嫁成本到期貨公司

來源:小編整理2024-10-14 10:58作者:Mao

近日國內最大期貨交易軟件公司文華旗下的一系列財經交易產品,遭到國內期貨公司集體封殺,這是怎么回事,主要是因為利益的問題導致,因為監管的問題,該產品將成本轉嫁到期貨公司,甚至囂張宣稱是小公司不想投入,于是大公司也開始紛紛抵制了,它肯定沒想到它的這句話危害這么大吧!而它這也不是第一次作妖了,前一次是針對投資者,現在轉向期貨公司,被抵制其實是很正常的!

去年11月,國內期貨交易所紛紛提出落實看穿式監管的要求。在此后的調整過程中,作為全國最大期貨交易軟件,文華意圖將所有成本轉嫁給期貨公司,其提出的多項解決方案,最低成本也要100萬。作為金融業最窮的領域,許多小期貨公司難以承受這筆負擔,紛紛抵制。

不過,小公司的抵制并未讓文華在意,還傲慢地發公告稱只是部分“小期貨公司不想投入,拒絕升級而已”。

此次風波的事件

1月3日,廣州期貨曾經發文,“經我司排查,目前提供的交易軟件中,文華財經交易軟件(包括文華贏順、文華隨身行、文華贏智等)暫不符合監管要求。我司將繼續跟進文華財經交易軟件整改情況,若其在2020年1月21日前仍無法滿足監管要求,將面臨停用的風險”。

廣州期貨強烈建議使用文華軟件的客戶,提前下載熟悉其它交易軟件,并且推介了文華的部分競品。

1月6日文華財經通過行情軟件發布的一份通知。這份通知指出,稱系部分“小期貨公司不想投入,拒絕升級而已。僅僅個別不想升級的小期貨公司客戶,會受到影響”。彼時業內普遍認為,此次文華財經暗指的正是廣州期貨。然而,文華這一行為已經在行業內引起公憤,此后,大型期貨公司也加入封殺行列。

前兩日,還只有西部期貨、美爾雅期貨發文停用,今天則是永安為代表的頭部期貨公司集體發文。現在行業排名靠前的期貨公司,多數已經宣布“封殺”文華財經軟件。

1月10日,南華期貨公告稱,將落實穿透式監管要求,從1月17日夜盤起關閉包括文華財經交易軟件和ATP等。此外,永安期貨、中信期貨、華泰期貨和銀河期貨等大的期貨公司也都已宣布停用文華軟件,而小期貨公司比它們行動得更早。文華軟件基本上已經被行業封殺。

矛盾公開化的關鍵是,2019年11月20日,各家期貨交易所曾經陸續發布一則落實看穿式監管的通知,要求各家期貨公司做好中繼軟件的管理和人證工作。

反觀文華財經,其拳頭產品為“文華隨身行”,可以連接國內絕大部分期貨公司的交易軟件。

為了解決落實上述看穿式監管的問題,文華財經給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但是產生的成本則要轉嫁給期貨公司。

第一個方案是,在期貨公司主交易主機安裝某種設備。第二個方案是,通過文華財經云服務架構,滿足看穿式監管要求,但流量費用支付問題期貨公司自擔。第三個方案是,期貨公司購買文華財經交易服務器。

對此一位期貨公司技術負責人10日告訴記者,方案1的建設成本需要100到150萬元,方案2與方案1相差不多,多了一個計費的模塊,方案3則相當于方案1的簡化版,服務器雖然減少至七八臺,但是線路投入很高,總成本也要在100萬元左右。

可是,期貨公司可能是所有各細分金融行業中最窮的一個,年利潤超過2億元的期貨公司都已經可以排到第一梯隊。

尤其是中小型公司,年利潤在幾百萬、上千萬規模的數量眾多。日子本就難過,哪會愿意承擔額外增加的成本?

這已經不是文華財經第一次“作妖”。

2018年9月25日,“文華財經隨身行”軟件發布通知:隨身行APP的交易模塊自2018年10月10日開始收費。投資者可預先激活錢包進行充值。收費方式有充值卡扣費和包年兩個標準,充值卡扣費為0.2元/手,包年收費為720元/交易賬號/年。至今,已經一年三個月。

另有投資者在網上曝出,文華財經這兩年分割軟件功能收費,APP下單要收費,模擬試用也要收費。這次無非是開始動了期貨公司利益罷了。

資料顯示,文華財經主營業務是研發銷售期貨行情、交易軟件,公司官網稱自己是金融科技公司,于1996年創立。文華的產品已經打入40家證券公司、146家期貨公司和1510家投資管理公司。

而早在2015年11月,文華財經便報送了IPO材料,申請在創業板上市,2017年4月預披露更新,但在2018年4月終止審核。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