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練啞鈴臥推,俯臥撐,為什么胸肌總是練不起來?”
“我都有在堅持有氧運動,為什么體脂率還是降不下來?”
“我想要練翹臀,每天做深蹲,這樣有效果嗎?”
可以看出這些問題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結果卻并沒有改變。以至于開始懷疑健身課程有沒有效果?想要改善原有的訓練方式。
事實上,你的鍛煉沒有效果(或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可能是在一些細節上遇到麻煩。
健身不要只是自己感動了自己,太久沒運動,稍微動一下就感覺自己在拼命。
每一個動作都要認真對待,不要為了完成訓練而完成,過程中多學習,多改進,多琢磨。
以下5個原因,你犯了幾個?
一、沒有計劃(或是計劃不符合自身)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要練什么,怎么練。都是看別人在練什么,然后也不講究難度,跟著別人開始練習,這樣的鍛煉效率太不可靠。
有些人練腹肌只卷腹,練胸肌就俯臥撐,反正就一個動作練,至于練多少,練多久也很隨意,根據實際情況來。只要自我感覺:今天有練過。
訓練計劃在健身中是很重要的,一個科學合理的計劃,符合自身情況的計劃,才能幫你達到健身目的。所以需要制定一份符合自身情況的計劃。
在hi運動健身微信號“hiydjs”上,關注后回復“計劃”點擊定制計劃,會出現下圖框框,填寫相關數據跟目的,就能輕松制定符合你的健身計劃,是不是很方便?
二、沒有掌握動作
很多時候,都小看了訓練這回事,認為無非就是那幾個動作,簡單的很,只注意到了動作外表,卻并沒有認真去領悟動作的發力過程。還會有這樣的心理:“這一看就會的動作,還有必要學嗎?”
如果沒有掌握動作的精髓,如果動作不適合你的身體,那么鍛煉沒有效果也是情理之中的。
健身沒有捷徑,必須從動作基礎學起,自己要慢慢領悟動作的發力,這是別人幫不了的。
三、強度不夠
訓練講究的是循序漸進,不可冒進去使用大重量,也不可一直止步不前。
身體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會適應當前的運動強度,這時候就需要調整課程計劃的難度了,來增加對身體的刺激度,才能增加健身的效果。
而這部分只能靠自己的來感受,目前每有什么客觀工具能夠檢測你適應多大的強度。但有個小竅門就是當前的課程,你要吃力的完成才是適合有效的,如果是輕松的完成,那么就要考慮增加強度了。
四、浪費休息時間
現在的訓練都采用分組訓練,中間有休息時間,不過很多人在訓練中的休息時間,會玩玩手機,看看電視劇,電影等,等你回過神來,休息時間都過好久了。
科學訓練計劃中的運動與休息時間比是設計好的,要嚴格按照時間來,不要浪費休息時間,讓訓練成果打水漂。
五、生活習慣與飲食
健身就是一個跟不良生活習慣做斗爭的過程。
令你不滿意的身體,就是你平時的生活壞習慣造成的,日積月累。既然選擇了要健身,就要改變這些習慣,不然健身成果跟壞習慣的影響,此消彼長的,當然最終看不到最終的健身效果了。
常見的不良習慣:懶,晚睡晚起,宅等
再一個就是飲食了,每周的訓練時間,訓練成果,不足以彌補不良飲食帶來的惡果,如不正常飲食,高油脂,高糖,高熱量等。那些健身很多年的達人們,平時也不感松懈飲食與休息,你才練幾天就要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