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獨創無題詩 李商隱的詩

來源:小編整理2025-05-08 17:26作者:林毅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無題 李商隱

《無題》是由李商隱所創作的一首七律愛情感嘆詩,情感真摯、纏綿婉轉、感嘆不渝之貞。詩人在此詩中情誼深長而又迂回含蓄地表露了濃濃的離愁與綿綿的相思。其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兩句更是成為了傳頌千古的名句,意境別致,詩意雋永。

無題 李商隱

無題 李商隱

詩人在此詩中表達的意思是,相逢的機會如此難得,而離別時刻也難分難舍,再加上恰逢這樣的晚春時節,東風就要過境,百花也殘破不堪,就更加令人傷感至極了。春蠶要到臨死前才會把絲吐盡,而蠟燭呢要在即將燃成灰的最后一刻才會把蠟油如淚水一般滴干。女子清晨時分對著鏡子梳妝打扮,只是擔心烏黑亮麗的頭發有朝一日會變白變稀,且美麗的容貌也會伴隨著青春的逝去而一同消失。但是男子卻不同,他們會整晚都痛苦地長吟而難以入眠,能感覺到冰涼的月光下有陣陣寒意侵入身體。對方的居所相距這里也沒有多遠的路程,我卻沒有可以通往的道路,真是可望而不可即。真希望能夠有青鳥那樣的信使,能夠殷勤地代替我去看望心愛的人,為彼此傳達消息。

從詩上看,這是一首表達兩情相悅、忠貞不渝的情詩,然而自古以來卻有不少學者認為該詩或多或少含有一些人事方面的隱喻。詩歌以兩個“難”字起頭,點明了聚散的不易,下文中詩人運用了十分精彩的比喻,堪稱千古絕妙。詩中纏綿的自療、相勸、對比,再加上末句的希望之念,可謂柳暗花明,別有洞天。

李商隱的詩

李商隱是唐朝少有的對于詩的意蘊美好有著極度追求的詩人,他擅長詩的創作,此外在駢文上的文學造詣也十分突出。他的詩構思獨特新穎,風格別致綺麗,尤其是無題詩以及情詩的寫作上,更是纏綿曲折、婉轉動人,傳頌至今。不過他的有些詩文略顯得過于晦澀難解,因此有人感嘆李商隱的詩這么美,只可惜沒有注解難懂其情思。

李商隱 畫像

李商隱 畫像

李商隱的詩歌傳世的有六百余首,作為一個有著明顯政治傾向以及抱負的積極分子,他的詩中直接觸及政治題材的占了很大的比例,詠史詩具有極高的成就,既不是無病呻吟,也并非托古懷今,而是借歷史經驗來批議當下世事與統治者,將古今二者巧妙結合,創造了一種政治詩的特殊形式,加強了詠史詩的藝術感。

他的愛情詩在中華古典詩中占有獨特的一席之地,而無題詩又是李商隱本人別具一格的創新,主要以男女情思為主題,很大一部分表達的是對妻子的深情,意境美好,感情婉轉,辭藻華麗,節奏有致,讀起來意味深長,觸動人心。其中最突出的特色,要數他詩文中的朦朧感,讀起來迷離卻動人,得以傳誦。

李商隱的詩歌能夠在當時詩人輩出的年代獨樹一幟,主要是因為其心思敏感,用情至深,開啟了詩文創作的新風格與新藝術層面。其中他詩歌成就的最高峰要數近體詩,七言律絕尤為最佳,是繼杜甫之后,唐七律史上的第二座豐碑。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也叫李義山,號樊南生,晚唐年間著名的詩人,原籍是河南沁陽,后來祖父一輩遷至河南鄭州地區。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與溫庭筠并為“溫李”,是晚唐時期甚至整個唐朝中為數不多的執意追崇詩意境美的一位詩人。

李商隱 畫像

李商隱 畫像

李商隱出生時,家父為獲嘉縣官,后來父親去世他便隨母親回到家鄉,生活十分艱難。李商隱作為家中長子,便為人抄些經書補貼家用,曾追隨堂叔學習,十六時已有一手好書法和好文筆。829年,李商隱結識了白居易等前輩,且受到令狐楚的賞識與教授,因此在這幾年間李商隱勤奮好學、積極應試,結果屢考屢敗,寫作上由散轉駢。后來李商隱在王屋山學道幾年,對他的一生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后李商隱開啟了他艱難的應試之路,837年,李商隱中進士入官,其思想觀念屬儒,胸懷大志,但由于屢屢失敗懷才不遇后因此詩歌逐漸表現出不滿,對于黑暗政治的批判深刻有力。后來李商隱因為婚姻而陷入了牛李黨派之爭,被批為背叛去世的恩師令狐楚,在官場上備受屈辱遂辭職。

后來李商隱回到秘書省任職,遭遇母親去世于是回家守喪,這是李商隱政治生涯中的致命一擊,后來岳父去世,李商隱的境況更加困難,于是盡量調整心態,減淡政治興致。后來守喪結束,李商隱重回秘書省,在權力爭奪中被排擠壓制,他一心從政卻不得不接受仕途已到末路。

851年,李商隱妻子去世,二人雖聚少離多,但夫妻感情很好。后來李商隱被邀請到一個待遇不錯的推官上任職兩三年,辭官回鄉閑居。

李商隱一生由于岳父與恩師的關系,在牛李之爭的夾縫中難以生存,備受壓制官場失意,郁郁不得志,大致于858年病逝鄭州。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