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對于高力士,大家對他的了解基本都是通過電視而得知的。高力士,幼年時期家境突變,他因年幼被免死但是被閹割,從廣東流浪至長安,入宮當太監,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但是犯了一次錯而被趕出了宮,被高延福收為養子,之后一年又重新進宮。對于高力士,很多人都有爭議,高力士是好人嗎?
高力士墓
自古好人壞人其實很難區分,高力士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也有不同,有贊有貶的。作為皇帝身邊的人,他忠心耿耿,但是另一方面,又促成了皇帝與楊貴妃的不倫之戀,對于李隆基整日不理朝政,縱情聲色不加以理會。
一騎紅塵妃子笑,傳聞楊貴妃想吃荔枝,高力士便在一旁出主意,為了能讓愛妃吃到新鮮的荔枝,便不遠萬里派人加急,因為這個,累死了很多人。
在李隆基時,所有的奏折都是通過高力士再傳到李隆基手里的,小的事也都是高力士解決的。朝中大臣爭相巴結高力士,因此,朝中大臣都玩弄權術,這與高力士的舉薦有莫大的關系。高力士辦事謹慎小心,無大的過錯,他在宮中安然這么多年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高力士為古代為數不多的賢臣之一,他在歷史上的功和過都惹人爭議。在古代,伴君如伴虎,高力士深知其中深淺,為保全自身,他所作的一些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的忠心讓人感動,在他權傾朝野之時,仍舊盡心盡力為李隆基服務。
李白高力士
李白高力士可謂是冤家一對,只能說是志不合不相為謀,性格不合也只能不歡而散。高力士脫靴一事無論是真是假,無論高力士是否因為李白讓自己為其脫靴而報復李白,李白的浪漫主義,放蕩不羈的性格注定在仕途上是失敗的,而高力士也只不過是讓得寵的李白提早的結束了他的仕途而已罷了。
高力士雕像
李白高力士是兩個性格截然相反的人,李白是個自由浪漫主義者,他的詩風多為放蕩不羈自由灑脫的,論詩情才華無人能及,雖說李白淡泊名利,但是卻又有著遠大的抱負理想,他希望在朝堂上顯示自己的才華,否則在他遭到貶謫后,不會那么的失落惆悵,更不會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酒消愁愁更愁了!
朝堂之上是個什么地方?那是議論國家大事,充滿威嚴的地方,李白這樣浪漫的自由慣了的一個人,自然對這個地方格格不入了,他的放蕩不羈,無拘無束的性格作風,注定被其他朝臣所不容,看不慣必定遭到排擠即使沒有高力士脫靴事件,李白遭到貶謫不被重用也是必然的結局。
高力士在歷史人物的評價上還是很高的,很正面的,自古以來對宦官的偏見就很重,都把宦官作為趨炎附勢的勢力奴才,但是高力士卻是天下第一宦官,位高權重,是有勇有謀的大將軍,是楊洲大都督,名位堪比王侯。李白高力士的摩擦無非是小事,對于他們的褒貶各有說辭,人無完人,高力士脫靴事件也許夸大其詞,對高力士的說辭未免太過偏見,對李白的贊美也太過夸張,也許那個朝代里,人人都渴望著不畏權貴,能夠擺脫身份低微不被踩在腳底的命運,所以力士脫靴也成了大快人心的佳話了,只是順應了人們的心聲而已。
李白高力士是歷史上的兩個傳奇人物,一個是在詩壇上有著諸多名號的奇才子,一個是在朝堂之上有著諸多身份的忠臣重臣。在我看來,他們都不是不值一提的碌碌之輩,都曾是歷史上璀璨的光輝,可能人生波折坎坷,也不枉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
高力士和楊貴妃
說起高力士和楊貴妃,你心中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是一代寵妃和一朝奸臣?或者還有野史中所說的,這兩人之間,在唐皇眼前,有什么奸情?依我看,這倒不必然。
楊貴妃劇照
眾所周知的,高力士是個太監,我相信太真娘娘眼光再低也不會這樣委屈自己吧!想想那“紅塵一騎妃子笑”,對食物要求都這么高,何況是男人呢!而高力士,雖然是個權利極大的太監,手都能伸到朝堂上,但是對于皇帝的妃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這兩人之間,更有可能是利益關系。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個貴為貴妃,另一個又為宦官之首,不合作一下,達到兩者之間利益的最大化,也就太過意不去了,況且,楊貴妃深居皇宮,自然需要一些消息來源,無論是關于唐明皇還是整個楊氏家族,都是有必要的。
但歷史不乏巧合,安史之亂,馬嵬坡之變,明皇忍痛處死楊貴妃,卻派了高力士前去下令,這種事在歷史上也屢見不鮮,就是不知昔日同伴今日卻一個成了另一個的死神,雙方心中作何感想了。
不過后來楊貴妃去向成謎,千古未知,倒也成了一則佳話,否則,又怎么會有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無數人各種各樣的遐想呢?想必和高力士的執令也多多少少有點關系吧。一方面高力士極了解明皇心思,另一方面兩人也是故人,手下留情似乎也是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