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三國魏國名士阮籍詠懷詩如何 典故阮籍長嘯是怎么回事

來源:小編整理2024-06-22 11:40作者:林毅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三國魏國名士阮籍詠懷詩如何

阮籍最為著名的優秀詩作就是他的八十二首《詠懷詩》,他的那八十二首《詠懷詩》頗有歷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學的傳統風范,通過自己手中的筆來直言表達自己的情感,抒發自己對建功立業的渴望與懷有的遠大抱負。

《詠懷·夜中不能寐》

《詠懷·夜中不能寐》

詠懷詩其實就是一種通過詩句來表達抒發詩人情感的詩作,它所表現出來的感情大多是詩人對于社會現實的感悟,對于自然生命的思考,對于個人情況的把握,以及對于自己的人生和未來的設想與追求,因此,我國古代的詠懷詩其實可分為三大類,一類是淑世情懷,一類是超世情懷,還有一類則是游世情趣。

阮籍的八十二首《詠懷詩》可堪稱詠懷詩的經典代表作,他的《詠懷詩》不僅繼承了建安文學的優秀傳統,同時也拓展了五言詩的寫作范圍,不論是在技巧還是寫作格式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的創新,對后世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阮籍的八十二首《詠懷詩》其實是他面臨魏晉時期非常黑暗的社會政治的壓迫下為抒發自己的不平與痛苦而所作的詩作。在當時那個時期,阮籍雖擁有一身才華與遠大的濟世之志,但是當時魏晉在司馬氏族的統治管理下,社會政治出于無比黑暗混亂的狀態,阮籍沒有可以施展自身能力的舞臺,只能每日撫琴喝酒,借著酒意來抒發自己的不甘與絕望。因此,八十二首《詠懷詩》表現了阮籍對當時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對黑暗政治的悲哀與絕望,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遠大抱負與施展自身才華的渴望。

典故阮籍長嘯是怎么回事

魏晉時期社會政治無比黑暗,阮籍空有一身才華與一腔濟世之志無法得以施展,只能整日喝酒撫琴,作文賦詩,以此來度過自己的人生。阮籍喝酒彈琴時常常長嘯,以此來抒發自己心中滿溢的感情。后人為了紀念阮籍,還曾建立了阮籍嘯臺,就位于阮籍經常長嘯的地方。

阮籍嘯臺

阮籍嘯臺

魏晉時期,在晉司馬氏族的統治管理下,社會政治無比黑暗,擁有一身才華和能力的阮籍沒有能夠施展才能和實現遠大抱負的舞臺,于是就與當時諸多的士大夫一樣選擇隱居山林,喝酒彈琴,吟詩作賦度日。阮籍非常喜歡喝酒,尤其是,特別烈的酒,他還非常擅長彈琴。阮籍在喝酒彈琴的時候往往會長嘯好多次,高興得意之時還會忘記自己的存在,甚至會在長嘯完后立刻睡著。

阮籍嘯臺就建在阮籍經常長嘯的地方,就位于現今開封尉氏縣城。雖然在縣志上有很多關于嘯臺的題詠、詩句與部分內容記載,但是嘯臺建立的時間不明,創建的年代也不知。據記載,嘯臺曾經也頗具規模,在明清時期還多次被重修,然而令人可惜的是在日本進犯我國時被毀壞了,現在的阮籍嘯臺已經只是一座土堆了。

阮籍作為一個魏晉時期的風流人物,頗有才華的詩人,非常受后人的尊重和敬仰,因此曾有眾多文人學者登上阮籍嘯臺吟詩作賦,其中更有蘇軾等著名詩人,F今,阮籍嘯臺已經成為我國的文物保護單位。

三國文學家阮籍個人資料簡介

阮籍,字嗣宗,三國時期魏國人士,家鄉位于現今的河南。他是一名頗為著名的詩人,著有眾多優秀的詩作,被世人稱為竹林七賢之一。阮籍還是一名思想家,在思想方面也頗有成就。

阮籍

阮籍

阮籍的父親是阮瑀,是歷史上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也是頗為出名的詩人、散文家。他的族父同時也是他的族兄阮武學識淵博,既是阮籍的知己也是阮籍的老師。阮籍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由他母親獨自一人將他撫養長大。失去父親后,阮籍家家境越發貧寒,因此,阮籍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再加上天賦極佳,后得以成就才名,八歲時就能成章。因為喜好研究學習儒家經典,阮籍就將那些不慕榮華富貴、品行高尚的古代賢士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在政治上也頗有濟世之志。并且在習文的同時,阮籍還學習武藝,真正堪稱文武雙全。

阮籍也曾踏入仕途,然而他一生中初次踏入仕途卻是被人所迫,本已拒絕當時擔任太尉一職的蔣濟的邀請,但是在眾人的勸說下,阮籍也不好推托,只能無奈答應,勉強就任不久后就告病辭官了。阮籍后又先后出任尚書郎等職。

阮籍不管在詩作方面,還是在思想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為人品行高尚,才情極高,他促進了五言詩這種寫法的發展,他的優秀詩作至今仍舊被世人流傳,他的思想行為在歷史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