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明仁宗知民間疾苦不興土木 明憲宗堪稱特務皇帝

來源:小編整理2023-12-20 13:57作者:超多

十三陵之特

裕陵:“俘虜皇帝”

裕陵建于1464年,由于常年失修,只剩下一個坍塌得像一個高土堆似的明樓,圍墻也不完整。該陵巨大的無字碑距離陵門最遠,有約400米,現在連基座也不存。這里埋葬著明朝第六個皇帝英宗朱祁鎮和他的兩個皇后。

英宗是宣宗長子,10歲繼位。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英宗輕率領兵50萬出征,結果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被蒙古瓦喇部俘虜,數十萬軍隊被殲,五十多位文武大臣戰死;憤怒的護衛將軍樊忠,舉起鐵爪將王振打死。此時,太子朱見深兩歲,國無長君,其弟郕王朱祁鈺(代宗)繼承了皇位。代宗任用于謙,動員全城軍民抗擊城下之敵。一年后英宗被放回,被幽禁于南宮。1457年,趁代宗重病,一些大臣發動“奪門之變”,擁立英宗再次登上皇位。英宗殺于謙等六人,恢復王振名譽,將代宗降為郕王(20天后代宗逝世)。英宗在位沒有什么建樹,但是臨死前他廢除了人殉制,算是積了點德。

茂陵:“特務皇帝”

裕陵的西北方為茂陵,建于1487年,是明朝第8個皇帝憲宗朱見深和他的三位皇后的墓地。其建筑格局與裕陵差不多,但是在寶城左右各設了一道踏垛,可以登上寶頂。這是其他陵沒有的。茂陵的建筑在清初還算完好,清末時陵門倒塌,民國初年祾恩殿也被拆毀。

憲宗是英宗長子,他恢復了叔叔朱祁鈺的帝號,為于謙平反,算是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但是他首開“皇莊”制度,即將民間土地直接收歸皇帝所有,后來許多皇親國戚指民田為閑地,請求賜予,造成土地所有權高度集中。他鐘情于大他17歲的萬貴妃,造成宮中內亂,萬氏死后憲宗專為她在十三陵西側修了“萬娘墳”。他重用太監汪直,設立“西廠”(特務機構),迫害了不少人。他十分迷信,把眾多僧人、道士納入官階,朝政搞得亂七八糟。

明仁宗知民間疾苦不興土木 明憲宗堪稱特務皇帝

泰陵:“一代明君”

泰陵建于1505年,在茂陵西北,緊挨著公路西側,是憲宗皇帝的三子——孝宗朱祐樘和皇后張氏的墓地。目前泰陵修繕后仍沒有祾恩門,祾恩殿也早毀,圍墻尚存。

孝宗皇帝是在宮內爭斗中活下來的憲宗惟一的兒子,兒時受了不少苦,因此較為律己,算是一代明君,在位18年,年號“弘治”。他繼位后清除和遣散了父親任用的約2000名非科舉而當官的人以及約1000名佛、道人員,選任賢臣,勤于理政,為及時處理緊急事項,除了每天的早晚朝,還設置了“平臺召見”朝參方式?紤]到夜間晚歸官員路途昏黑,下令凡遇在京官員夜還,一律鋪軍執燈傳送。生活上也注意節儉,曾下令停止為皇宮織造細絨布。在生活上,不近聲色。因而,明史上有“弘治中興”之說。

康陵:“拈花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康陵,建于1521年,在泰陵以西的蓮花山下,坐西朝東,距離公路遠些。陵園內松柏茂盛,地面建筑,包括明樓、祾恩門和祾恩殿明末被李自成起義軍路過時燒毀,后來清朝乾隆年間縮小比例重修。陵門是修繕時重建的,享殿已不存。陵前左側尚保留著神馬房的院落,這是各陵中惟有的,現在成了菜地。蓮花山距離很近,成為康陵的屏障。由于武宗生前好色,人稱蓮花山為拈花山。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