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八月,此時,李存勖與后梁軍隊已經相峙半年之久,雙方均沒有再向前推進的意思。李存勖決定抓住這一時機,決定出兵誅殺張文禮,解除后方禍患,然后再戰梁軍。不料,這一軍事計劃被后梁探聽到,后梁也想借李存勖兵發鎮州這一空當,一舉拿下德勝城,繼而渡過黃河。這年十月,李存勖因事耽擱,尚未兵發鎮州,后梁大將戴思遠已經迫不及待地率軍殺過來了。
狼既然來了,就先放過兔子。李存勖迅速調動兵力與后梁軍隊展開戰斗。關于這場非著名戰役,史料幾乎一筆帶過,但《舊五代史》帝王本紀中各有零星記載。
筆者不嫌麻煩,把這些線索串聯起來,且看:“天祐十八年冬十月己未,梁將戴思遠攻德勝北城,自以中軍前進帝(李存勖)命李嗣源設伏于戚城,令騎軍挑戰。梁軍大至,帝御中軍以御之。時李從珂偽為梁幟,奔入梁壘,斧其眺樓,持級而還。梁軍愈恐,步兵漸至,李嗣源以鐵騎三千乘之,梁軍大敗,俘斬二萬計(卷二十九)。……莊宗(李存勖)命明宗(李嗣源)、存審為兩翼以抗之,自以中軍前進。……梁軍退卻,帝(李從珂)以十數騎雜梁軍而退,至壘門大呼,斬首數級,斧其望櫓而還(卷四十六)。……(石敬瑭)從明宗戰梁人于德勝渡,敗其將戴思遠,殺二萬余人”(卷七十五)。……(劉知遠)初事唐明宗,列于麾下。明宗(李嗣源)與梁人對柵于德勝,時晉高祖(石敬瑭)為梁人所襲,馬甲連革斷,帝(劉知遠)輟騎以授之,取斷革者自跨之,徐殿其后”(卷九十九)。
意思是說,龍德元年(921年),也就是天祐十八年十月,后梁大將戴思遠率大軍進犯德勝城,李存勖自領中軍,派遣大將李嗣源、符存審為左右兩翼,迎戰來敵。李嗣源在部將石敬瑭的協助下,干掉二萬敵軍。李從珂帶領數十騎軍偽裝后混在敵軍,到敵軍軍營前開始大呼殺敵,敵軍大亂,除殺了不少敵軍外,還砍斷了敵軍的瞭望臺。此戰中,石敬瑭雖英勇殺敵,但他坐騎的披甲被敵軍砍斷,時在其麾下的小校劉知遠連忙把石敬瑭扶上自己的坐騎,為其斷后。
從歷史記載看,這場突然間爆發的戰役,雙方打得都很勇猛,有很多精彩之處。李存勖一方,臨敵不亂,陣型嚴密,將士發威,還派出了一支尖刀隊,使后梁軍隊大敗。其實,還有一個亮點,那就是在這支部隊中,提到了六個人,他們分別是李存勖、李嗣源、符審存、李從珂、石敬瑭、劉知遠。這六人,除符存審三年后病死外,其余五位均當了皇帝,而且是三個朝代,其中李存勖、李嗣源、李從珂分別為后唐莊宗、明宗、末帝,石敬瑭為后晉高祖,劉知遠為后漢高祖。這究竟是一支神馬部隊,竟然誕生了五位皇帝!當年,五位“皇帝”并肩殺敵,堪稱歷史上的一大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