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辭職 大罵著離開奉天
湯玉麟自恃曾經救過張作霖的命,沖突過后并沒有反躬自省,反而變本加厲。他糾集一些人,擬好一張呈文去見張作霖,要求罷免王永江,否則他們全部辭職。
但是,性格倔強的張作霖哪里能夠輕易向歪理屈服。他看也沒看,就將呈文撕個粉碎,并暴跳如雷,破口大罵。湯玉麟也和他對罵起來,最終讓眾人分開。張作霖罵道:“沒有你這個雞子,也能做槽子糕。”湯玉麟還口說:“你叫老子干,老子也不干了!”湯玉麟回到旅部,揚言要攻打張作霖,還要武力拘捕王永江。此時,居心叵測的馮德麟公然聲明支持湯玉麟。雙方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后來,張作霖派軍官教育團團長闞朝璽深入湯軍內部,對軍官做分化瓦解的工作,有10余營長焚香宣誓,表示效忠張作霖,不聽湯玉麟的指揮。湯玉麟見大勢已去,大罵張作霖,之后離開奉天,回到新民。
拒和解 仍然一意孤行
此后,張作霖從大局出發,也擔心湯玉麟與馮德麟勾結于己不利,于是,向湯玉麟修書一封,表示和解。
這是一封長信,言辭懇切,催人淚下。其中言道:“人生最寶貴者,莫過于生命。昔當患難之時,誓同生死,偶以言語之差,視同陌路。我兄向重義氣,今乃不念前情,不思舊雨,決心離去,此弟深為不解,亦最為痛心者。”湯玉麟讀罷此信,不為所動,決心繼續反張。
湯玉麟這樣決絕,與當時背后有馮德麟支持有關。但后來段祺瑞表示支持張作霖,馮德麟就見硬即退了,湯玉麟由新民去北鎮與其聯合時,他卻“拒而不納”了。湯玉麟走投無路,只好去做山大王。后來被張作霖派五十四旅旅長孫烈臣和騎兵團長張作相對其進剿,湯玉麟就逃往徐州,投靠張勛去了。
化仇怨 湯玉麟老娘親自出頭
湯玉麟在張勛手下覓得一個營務長的虛職,整日無所事事。1917年6月下旬,張勛進京復辟,湯玉麟隨行。復辟失敗,湯玉麟也成為了被通緝的要犯。
后來,湯玉麟從北京逃出,回到義縣老家。聲名顯赫的湯二虎回到鄉間,窮途末路,一蹶不振,很后悔當年的魯莽從事。湯母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輾轉請求他當年的老弟兄張作相、張景惠等人,向張作霖轉達兒子的懊悔之意。張作霖不計前嫌,親筆給湯玉麟寫了一封信,讓其回來繼續為奉系效力。湯玉麟得到來信,驚喜交加,百感交集。
湯玉麟感激老娘的一片苦心,立即趕赴沈陽。老哥倆見面抱頭痛哭,觀者無不為之動容。此后,張作霖任命其為東三省巡閱使署中將顧問。不久,就升任其為第十一混成旅旅長,率部駐扎鳳城,兼任東邊道鎮守使和剿匪司令,給予實權。張作霖的大度化解了哥倆的恩怨,湯玉麟更加為奉系效力了。
1926年4月,湯玉麟任熱河都統。在“九·一八”事變后,他當了逃跑將軍,避居天津。他的部下中有一部分愛國官兵自動奮起抵抗日軍的進攻,在東北堅持數年。
湯玉麟在抗日戰爭期間多次拒絕出任偽職,度過了一生中最為平靜的歲月。1949年2月,湯玉麟病死于天津,終年80歲。很多地方以訛傳訛將其去世時間定在1937年5月其實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