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會戰結束以后,李鑒恩又參加了湘西會戰,在雪峰山一帶御敵。一次在接受馳援武岡的戰斗任務后,李鑒恩所在團途經湖南綦江冷水鋪停車吃飯,遇一個老百姓問:你是什么部隊?李鑒恩答:炮30團。老百姓很驚訝:30個團呀?李鑒恩點了下頭。
經過三日夜疾馳,李鑒恩部傍晚到了武岡,迅速調整炮位,開始了猛烈射擊,敵人聞聽后,連夜撤退。原來日本人得到一重要情報,說此次國軍來者不善,竟來了30個炮兵團支援,為免受炮兵轟擊,只好悄悄撤離。因打響第一炮的就是李鑒恩,國民政府為他頒發了10萬元獎金!原來,那個在冷水鋪問李鑒恩的老百姓是個漢奸,多虧李鑒恩講來了30個炮團支援,才改變了戰局。
這里還有個有趣的故事,日本鬼子宣布投降那天,李鑒恩他們興奮無比,就跑到飯店喝酒慶功。正遇見一個已經投降的日本軍官也到飯店吃飯,日軍軍官進去一看都是國民黨軍官,馬上深鞠一躬說,長官我可以在這里吃碗面嗎?
李鑒恩站起身來,凜然道:吃飯可以,但你不能站著吃,更不能坐著吃,得蹲到門后邊去吃,因為你們在我們中國八年,作惡太多!那個鬼子軍官果然端了一碗面,縮到一個墻角,滿面羞愧地蹲著吃完了一頓飯。
李鑒恩在抗戰期間經歷了許多險境,可謂充滿傳奇色彩。有次在街頭見兩個老百姓因用假銀元買東西發生爭吵,李鑒恩目睹后,自己就掏出來一塊真銀元給換了過來,后來參加長沙會戰時,他和兩個戰友站在一起,被鬼子打了冷槍,前后兩個人都不幸中彈犧牲,而鬼子的槍正好打在他身上的那塊假銀元上,得以保住了性命。有一次,日軍把他們團團包圍起來,上面飛機掃射,下面大炮轟鳴,殺得他們無處藏身,無奈只有強渡湘江。因為沒有船只,他的衛士就找一根大樹干當船,可是李鑒恩卻不會水,衛兵于是用一根繩子把李鑒恩捆在木頭上,總算渡過了湘江,躲過了圍追堵截。
李鑒恩不僅在戰場上是殺敵英雄,同時還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先生,改革開放以后,他贊嘆祖國大地日新月異,曾給鄧小平寫過一封信,贊揚改革開放,感嘆中國所發生的巨大變化。為了補貼家用,李鑒恩64歲到棗莊市老郵電局門口擺攤,給人代寫書信,而且一寫就是五六年,后來他用一首《八半吟》詩自嘲平淡心態:半因謀生半因玩,半為助人半為錢;半是自愿半是迫,半覺心酸半覺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