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朝陽群眾反映,在北石家村一片拆遷廢墟中,發現多處深淺不一的盜坑。盜坑集中的方位,拆房前系北石家村8號院。
在兩個月前,《法制晚報》就曾曝光過此處探洞頻現一事。當地住戶證實,從探洞發展成盜坑,盜墓人之所以會前赴后繼,只因該區域曾埋葬一位清代官員。如今小規模的探洞已經發展為大型盜坑,最深有2米。
盜墓史學者指出,拆遷村人去樓空、基本不設防,挖寶人、盜墓人正好乘虛而入。
新聞回顧 拆遷村空宅現多處探洞
北石家村系朝陽區將臺鄉東八間房村屬自然村,現正進行騰退拆遷。兩個月前,有文物愛好者發現,北石家村8號院的空房內外,出現了多處探挖痕跡,其中 洛陽鏟留下的探洞多達20余處。據記者了解,此地曾是清代福州將軍石文炳墓,地表建筑已經無存。當地村民證實,有人在夜幕的掩護下,來這里探挖寶物,但村 民沒人愿意“多事”,只聽偷盜當晚狗一直在叫。
昨日,有朝陽群眾發現,北石家村盜挖寶物的現象并未得到扼制,而且又進一步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