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姜維九伐中原為什么失敗

來源:小編整理2024-05-15 08:58作者:黃日展

冬去春來,又一年過去了。公元255年的正月,魏國淮南再次發生反司馬氏的兵變。魏國鎮守淮南的大將毌丘儉、文欽于壽春集結五六萬魏軍討伐司馬師,司馬師率軍親征二人,毌丘儉、文欽孤立無援,當月毌丘儉被殺,文欽投吳。到了三月,司馬師在返回之后也很快染病身亡,魏國朝政由司馬懿次子司馬昭主掌。魏國政局一系列的人事更迭又給了姜維進軍的機會,但此時蜀漢朝堂之上也開始有了不滿的聲音。大將張翼認為蜀漢國小民疲,不應濫用武力經常打仗,他在朝堂之上與姜維力爭,姜維晉升了張翼官職讓他同去,張翼不得已只好跟隨。

姜維

這年夏天,姜維揚言兵分三路,實則仍主攻隴西狄道。此時郭淮已經去世,陳泰正式升任征西將軍,雍州刺史一職由王經接任。陳泰接到王經的報告說姜維、夏侯霸從南安、金城、石營兵分三路而來,同樣請求分兵三路御敵。陳泰認為分兵作戰是兵家大忌,蜀軍也未必有如此大規模的兵力,判斷這一情報有誤。陳泰進軍至陳倉(今陜西寶雞東,是漢中通往關中的要道),遣王經先行進駐狄道仔細打探蜀軍動向,等各路魏軍集結之后再發動進攻。八月,姜維大軍已經進至枹罕(縣名,今甘肅臨夏東北),很快就要抵達狄道。

王經原本只是一介文臣,沒有什么軍事經驗。但他麾下有兵士數萬人,又全都是隴西的精銳部隊。王經認為蜀軍遠道而來,此時應予以痛擊,于是在與未與陳泰等人會合前便渡過洮水(水名,源出甘、青兩省邊境,流經甘肅西南部匯入黃河),自行向姜維發動進攻。輕敵者必敗,這是驗證過無數次的真理,何況面對的還是善于正面野戰的蜀漢軍隊。結果可想而知,王經被打得大敗,在率敗軍渡過洮水返回狄道時又被姜維追上痛擊,魏軍將士戰死、溺亡的總共有好幾萬人。最后,隨王經退回狄道的魏軍僅剩萬余人。

回想一下蜀漢對魏國作戰的幾次大捷,早年蜀漢建立前劉備在赤壁大敗曹操;后來關羽的水淹七軍俘獲三萬魏軍。這一次洮水大捷,是自諸葛亮北伐魏國以來蜀漢獲得的最大一次勝利,只不過因為相關史料記載甚少而被后人忽略了。

王經折損的幾萬魏軍數目到底是多少,史書并無記載。不過我們可以推算一下:后來魏滅蜀戰役中魏將軍諸葛緒也任雍州刺史一職,諸葛緒帶去征蜀的士兵有三萬人,洮水一戰王經是在境內作戰,集結士兵數量肯定會多于遠征蜀國時的諸葛緒。假設隨諸葛緒遠征的三萬士兵占雍州兵力的三分之二,那么境內作戰的王經就很有可能集結了近五萬魏軍。加之他敢于無視上司陳泰合兵的命令自行進攻,可見其統率魏軍規模的龐大,最后王經退守狄道時僅剩殘兵萬余人,所以很有可能被姜維殲滅的魏軍人數達到了三萬。

姜維

不管是幾萬人,這的確是一場大捷。姜維乘勝將狄道城團團包圍,不過一時還無法攻克。張翼擔心久攻不下將會前功盡棄,再次勸阻姜維停手撤兵。姜維十分生氣的說道:“畫蛇添足!”看來這一次姜維想拿下狄道城作為“蛇腳”畫到蛇身上。此時各路魏軍已經接到王經慘敗的消息,魏將軍陳泰、鄧艾、王秘、胡奮的援軍紛紛趕到。鄧艾等幾位將軍向陳泰建議:目前魏軍隴西的精銳盡喪,軍隊士氣已經低落到了極點,趕來增援的大都是臨時拼湊的部隊,也不是姜維對手。整個戰局就像是壯士被毒蛇咬傷了手必須要斷腕一樣,眼下應該避開蜀軍鋒芒,放棄狄道再作良圖。

眾將的這一番建議讓陳泰十分生氣,陳泰向眾將表示:現在蜀軍受挫于狄道城下,兩軍士氣已經此消彼長;攻城需要的戰車、大盾也好,堆積土山也罷都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姜維野戰得手,攻城卻沒有任何準備;加上蜀軍孤軍深入糧草不濟,狄道城被洮水環繞,蜀軍在洮水里面,魏軍居高臨下占據險要就等于扼住了蜀軍的脖子,姜維必定會逃跑,現在是救援的最佳機會,怎么可以說不救呢?最后,陳泰力排眾議率軍秘密沿山而行,在繞過姜維布置的伏兵后成功抵達狄道城東南的高山之上。陳泰命士兵在山頂點燃烽火,擂鼓吹號,守城魏軍遠遠望見援軍后士氣頓時大增,姜維聞訊也立刻向陳泰發起進攻,但被居高臨下的魏軍擊退。此時拿下狄道已經不可能了,陳泰又與王經秘密約定日期夾擊蜀軍,姜維同樣預感到再呆下去會有被圍殲的危險,于是見好就收于九月引兵退還。由于之前打了大勝仗,這一次退軍并沒有撤回漢中,而是駐扎在鐘題(城邑名,今甘肅成縣西北),這一年余下的幾個月也都是在魏國鐘題度過的。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