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飛所作的詩詞中,《滿江紅》最為著名,其中“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更是幾乎人人會背。但是有學者提出《滿江紅》并不是岳飛所作,那么《滿江紅》的作者到底是誰呢?今天壞男人小編就跟大家來探討下《滿江紅》的作者是不是岳飛。
迄今為止,還沒能找到一條毋庸置疑的確鑿資料來推翻余嘉錫先生提出的在明以前《滿江紅》詞不見任何記載的懷疑。而這一條證據恰恰是一切辨偽者論證的基石,有這塊基石在,就不能輕易肯定此詞。
自近人余嘉錫先生在《四庫提要辨證》中提出岳飛《滿江紅》詞真偽問題后,夏承燾先生又撰《岳飛《滿江紅》詞考辨》一文,詳加考證,斷為偽作。一些報刊又提出這一問題,討論頗為熱烈。?a href='http://www.jiweihan.com/renwu/yeule/' target='_blank'>岳樂諼,覄蜚暘此催m俏弊髡呔傭唷5燮渲饕劬藎暈闖鲇、袭壬。即嫡浕,《满江红》丛囌嗺好剢柈五妮?502)以前不見任何記載;第二,詞中“踏破賀蘭山缺”與南宋抗金地理位置不合。眾文一出,似有定論之勢。然而筆者認為僅憑如上論據,把此詞斷為偽作,不免有證據不足之憾,難消疑問。以下試舉三點。
一、從《滿江紅》詞本身看
在本詞中,成為辨偽者論據的主要有兩句,即“踏破賀蘭山缺”和“三十功名塵與土”。先看“賀蘭山”句。夏先生指出:“岳飛伐金要直搗金國上京的黃龍府,黃龍府在今吉林境,而賀蘭山在今西北甘肅,南宋時屬西夏,并非金國地區,這首詞若真出自岳飛之手,不應方向乖背如此。”
然而,這實在是不足為據的。不妨先依辨偽者所言,暫且把此詞當作明代人的偽作。那么就一般作偽規律來講,作偽者最起碼應把偽作搞得合情合理,不悖史實,才能達到惟妙惟肖、真假難辨的偽托目的。然而此詞中為何又有這樣一句與南宋抗金地理位置不合的“踏破賀蘭山缺”呢?這豈不是一個大而又大、顯而又顯的漏洞?所以說,詞中的“賀蘭山”句,還是釋為泛指北方為妥,這與我國古代用“匈奴”來泛指北方少數民族是一樣的寫法。
再看“三十功名”句。夏先生在1962年9月《浙江日報》發表的《岳飛《滿江紅》詞考辨》一文認為“三十功名塵與土”,與岳飛身世不合,他說岳飛二十五歲至三十五歲時正為宋高宗所倚重。又有人說“三十功名”是岳飛“以三十建節”自夸,而“塵與土”又很自矜,認為像這樣在詩詞中用
自身的典故少見。其實這更不足為據。因為“三十功名”既可以理解為岳飛隱指自己的“三十建節”,也可以理解為應孔子“三十而立”之說。而重點卻不在這里,此句重點在于“塵與土”。“三十功名塵與土”,作為工對“八千里路云和月”,可以是實指,也可以是虛指,但所要表現的卻是岳飛那種在民族危難面前,把建樹個人功名視若塵土的高尚品格。這一點與史實中岳飛多次辭謝朝廷封職的記載是相合的。關于“三十功名”句,夏先生在1979年出版的《月輪山詞論集》所收入的《考辨》一文中刪去了這條論據,不知是否夏先生也覺得此句不足為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