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時的秦國而言,“戎”一直是他們的噩夢。自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犬戎攻破鎬京,“戎”們,勢力浩大,幾度入侵中原大地。雖然后來中原大地也出現過齊桓公這樣的強勢諸侯,但也僅僅是把西戎趕出中原而已。至于西戎的老家,就只能是避而遠之了。后來這幫西戎,干脆將周王朝的發祥之地據為己有。秦穆公畢其一生,雖然暫時性從西戎手里取得了優勢,但離著根治,還差很遠。
到了宣太后時期,西戎最強大的一支,就是義渠。義渠盤踞在今天的甘肅、寧夏一代。大家看看地圖,這個位置,無疑就是頂在秦國后心的一把刀子。如果不把他們徹底干掉,秦國別說出函谷關爭雄天下了,不被抄了老家、丟了咸陽,重演周幽王那一幕就算燒了高香了。順便說一句,秦國要是丟了咸陽,是不用指望能夠遷都建立一個“東秦”的,他們可以直接以亡國的方式謝幕。
很明顯,宣太后很清楚這一點。于是……義渠王被征服了,是被宣太后個人征服了。
每次余看史書,看到這里,都覺得脖子后面一陣一陣冒涼氣,女人、女強人,太恐怖了——珍愛生命、遠離女強人!
差點殉葬的魏丑夫
前面說過了,魏丑夫是唯一一個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宣太后男寵。宣太后臨終,下令魏丑夫殉葬。魏同學當然是不想去了,但他也不敢去跟宣太后說他不樂意。于是,他找了個說客——庸芮。
庸芮見到太后,先和太后討論哲學問題:人死了,有靈魂沒有?太后回答:不知道。——廢話,2000多年之后,人類科學發展到現在,也沒人知道這個答案,何況當時?
于是,庸芮玩了一招兒“兩頭堵”。他是這么說的:
1、沒有靈魂。那么魏同學不就白死了嗎?您愿意您的小心肝兒白白死掉嗎?不愿意吧?所以,魏同學不需要殉葬。
2、有靈魂。那么,太后啊,您在這邊兒胡作非為,您老公惠文王在“那邊兒”都已經收到一車皮綠帽子了。您去了以后,還是先平息您老公積攢了40多年的怒火吧!至于魏同學,您覺得您還顧得上他嗎?所以,魏同學不需要殉葬。
結論:魏同學不需要殉葬。
結果:魏同學揀了一條命。
昭襄王四十二年(基督紀元前265年)十月,宣太后薨。
文有點長,不過由于對孫儷的喜愛,對甄嬛傳的熱衷。再對2015年年末的年度大劇《羋月傳》的期待。我感覺普及一下真正的歷史背景是有必要的。對于我這樣曾經的理科生來說,確實很有必要。雖然也學過幾年的歷史,不過對于大部分的歷史知識都是源于歷史劇,還是感覺很不好意思的~~~估計又是一部影響頗深的歷史大劇了。辣媽孫儷又要火一把了,這樣花花的奶粉錢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