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陜西西安大東鄉人,早年曾在胡宗南手下當團長。他從黃埔軍校畢業后,仕途上春風得意,步步高升,由排長而連長、營長,很快就當上了團長。
盡管張靈甫的官運亨通,但他并非事事稱心如意。在婚姻問題上,他就經歷了不少的曲折與風險。
張靈甫的第一次婚姻是由父母包辦的。對原配夫人邢瓊英,張靈甫很不滿意。他當官后,一直把妻子撂在老家,自己則在外面“停妻另娶”。
第二任妻子名叫吳海蘭,是張靈甫1934年在四川廣元駐防時,經人介紹認識的。吳海蘭人年輕漂亮,又知書達理,張靈甫十分喜愛。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不久便結了婚。
吳海蘭性情溫柔賢淑,對張靈甫的照顧體貼無微不至,還能陪他外出交際,同事們都夸他娶了一位好太太。
張靈甫當時在胡宗南的第一軍當團長,部隊長年在外“追剿”紅軍,東奔西走,漂泊不定。為了行動方便,上峰規定軍官家屬一律安置在西安。
一天,一位同事兼同鄉的團長從西安探親回營,張靈甫向他打聽妻子吳海蘭的情況。那位團長見他那焦急的樣子,就故意跟他開玩笑,打趣地說:“啊呀,老兄,說出來你可不要生氣呀。你的太太嘛,一次我看見她打扮得花枝招展,身邊還有一個年輕人,西裝革履,兩個人可親熱呢!你要是不放心,快去西安看看吧!”
張靈甫生來個性內向,脾氣暴躁。他一聽此言,頓時火冒三丈,心想,我堂堂男子漢大丈夫,哪能戴上“綠帽子”,讓人家在背后指指戳戳!他決定馬上請假回西安找吳海蘭“算賬”。
久別勝新婚。吳海蘭見丈夫回家,熱情相待,噓寒問暖,極盡為妻之道。張靈甫卻一臉冷摸,越看越覺得妻子是虛情假意。他心生一計,對吳海蘭說:“父母上了年紀,一直沒見過你,我想帶你回家看看他們。”吳海蘭不知是計,就隨丈夫回到了鄉下老家。見過父母后,張靈甫對吳海蘭說:“你看農村里的韭菜多新鮮,我很久沒吃韭菜包餃子了,你到菜地去割點韭菜,給我包一頓餃子嘗嘗。”
對張靈甫一向唯命是從的吳海蘭,哪里想到丈夫會對自己下毒手。她拿起鐮刀、菜籃,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屋后的菜園地。屋外寒風凜冽,吳海蘭揉了揉凍得通紅的臉龐,一邊朝手上哈氣,。邊朝跟在她后面的張靈甫拋了個媚眼,蹲下去準備割韭菜。張靈甫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似笑非笑,突然眼露兇光,從腰間拔出早已準備好的小手槍,對著昊海蘭的后腦勺猛然扣動了扳機。“呼”的一聲槍響,花容玉貌的吳海蘭頓時血流滿地,玉損香消。她一直到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這樣成了屈死的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