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想到張靈甫輕信人言,犯下重罪,又念及他多年來征戰有功,心生憐憫地說:“我雖然有心幫你,但事情鬧大了,委員長發了火,我也愛莫能助。你自己去南京,向委員長負荊請罪吧!”
沒有人押送,張靈甫一個人匆匆忙忙上路去南京受罰。當時沒有直達火車,張靈甫風塵仆仆地輾轉洛陽、鄭州、徐州,很快就把盤纏花光了。進退維谷之時,他心頭突生一計,向旅館老板借了點錢,買來紙筆墨硯,趕寫了十幾張條幅,掛到街頭叫賣。憑著一手好字,張靈甫終于湊足路費,到了南京。
張靈甫到了南京后,上書蔣介石要求當面說清“殺妻”的緣由。蔣介石心里有氣,哪里把他放在眼里,于是下了一道口諭,將張靈甫關人“模范監獄”,判處10年徒刑。
僅憑蔣介石一道口諭,不經法院判決,就要張靈甫坐牢10年,監獄感到很是為難。但老蔣的“御旨”又不得不執行,不得已,監獄對張靈甫不予收監,讓他住進監獄的招待所了事。
張靈甫原準備銀檔人獄,沒想到會受到如此優待。他老老實實住了下來,整日里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練字。昔日的黃埔校友在南京當官的不少,紛紛前來探望,或贈物,或贈錢,張靈甫就以一書法回贈。時間長了,向他索取書法的人越來越多,潤筆之資也頗為豐厚。一時間,張靈甫書寫的招牌、店名在南京街頭多處可見。
一樁轟動古城西安的“殺妻案”,使張靈甫得以在“模范監獄”這個特殊的地方修身養性,他暴躁的脾氣從此也有所改變。
“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后,國民黨政府下了一道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調服軍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先軍銜。張靈甫因此而離開了“模范監獄”招待所,走上抗日前線。
一樁轟動一時的“團長殺妻案”,到此就煙消云散,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