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與陌生人搭訕十技巧
打完招呼之后該說什么?
第一眼給人視覺上的好印象,同樣的道理,一開口說的話也要讓人聽起來通體舒暢。舌頭就象是門上掛的標志一樣,不是寫著“請進,歡迎”就是“滾開,別煩”。想讓談話對象覺得受歡迎,你必須要有談天說地的本事。
我的目的,絕對不是只教你談天說地就結束了。真正的目的是要讓你變得活躍健談,與人溝通時充滿說服力。不過,要達成這個目標,第一步得先學會談天說地的閑聊工夫。
技巧一:配合對方的情緒
張嘴之前,先對談話對象進行聲音采樣,以便試探他的情緒狀態。先在心里分析你取得的聲音樣本,看看對方究竟是很愉快、很煩悶,還是很暴躁。如果你希望別人聽聽你的想法,你就必須先配合他們的情緒和語調,可能只要一下子就夠了。
你一定有過這種經驗。參加聚會或者宴會時,有人介紹新朋友給你。你們照例握一握手,四目交接……接下來,你學富五車的肚子突然間變得空空如也,腦袋的運轉也“吱”的一聲緊急剎車。你拼命想擠出一點有趣的主題,填補這令人尷尬的沉默?墒侨文阍趺此涯c刮肚,仍然徒勞無功,于是新朋友就一溜煙的跑掉了。
我們都希望張口說的第一句話就讓人覺得妙語如珠,睿智又有內涵。我們也希望聽的人會立刻賞識我們的機智。然而聊天的重點不在于具體事實或措辭,而在于其音樂性,在于它的旋律。聊天的目的是叫人放松,我們嘴里發出的聲音必須具有安撫的作用,象貓瞇的“喵嗚”、孩子的“哼哦”,或者是圣歌一般。所以談天說地的首要之務,就是配合對方的情緒
溝通高手與人談話時,會抓住對象的個性,加以配合,就好象跟著音樂老師的琴聲歌唱一樣。想要成功的打開話匣子,第一步就是配合對方的情緒,至少頭一兩句要做到這一點。聊天的時候,你要記住,音樂音樂,不是措辭措辭。對方的節奏是快板或慢板?跟著他的節拍。這就是我說的配合對方的情緒
技巧二:熱情的平板樂章
你擔心一開始不曉得說什么嗎?別害怕,80%的人對你的印象都和你說的話無關,開場白說什么,幾乎都沒什么關系。無論內容多么平板,只要你懷著平常心、正面的心態,熱情的把話說出來,就很容易引人入勝。
1,與人初識的最佳開場白
有一次我參加一個聚會,看到一位老兄身邊圍了一群熱切的聽眾。他臉上掛著笑容,手勢打個不停,很明顯的俘虜了所有聽眾。我湊上前想聽聽這個魅力無窮的人到底在說什么。我走進他的聽眾軍里,站了一兩分鐘。聽眾的評語令我非常驚訝。他們說:“他的看法很普通,誰都知道嘛,他談的內容真是無聊透頂。”不過這個人卻用無比的熱情講述最最平板的內容,因此群眾深受吸引。這證明了一點,最重要的不是你說什么,而是看你怎么說!
有人經常問我:“和別人第一次見面,說什么開場白最好?”“什么都好。”
開場白說什么都可以,因為無論你說什么,真的都沒關系,只要讓對方放松,而且聽起來很真誠就微夠了。
2,平凡的內容也能促進友誼
早川先生是一所大學的校董,也是美國參議員,同時是位優秀的語言專家,他是日裔美國人,他說的這個故事,證明了他所謂“無創意發言”的價值。
1942年初,二次大戰爆發之后幾個禮拜,謠言喧囂,說有日本間諜滲入美國。當時早川在威斯康星州某城鎮的火車站等車,一等就是幾個小時。他注意到身邊等車的人都用懷疑的眼光訂著他。由于戰爭的緣故,人們也特別注意到他的長相。早川寫道:“有一對夫婦帶著孩子,盯著我,申請顯得格外緊張,還不停的交頭接耳。”
早川怎么處理這種情況?他說了一些并不算有創見的話,讓那對夫婦放松心情。他對丈夫說:“真糟糕,今晚這么冷,偏偏火車又誤點。”
那個人點點頭表示同意。
“我繼續跟他說,帶著小孩子在冬天旅行,火車時間又沒個準,一定特別辛苦。”早川寫道,“丈夫再度表示同意。接著我問他,孩子幾歲,孩子看起來很乖很勇敢,比同年齡的孩子懂事。他也同意了,這次臉上還有一絲微笑。就這樣,化解了緊張的氣氛。”
交談了兩三句之后,男人問早川,“我問你一個問題希望你別介意,你是日本人對吧?那你覺得日本人打贏的機會有多大?”
早川回答,“我的推測可能跟你的差不多。畢竟我們的消息來源只有報紙。不過,依我看,日本缺煤,缺鋼鐵,又缺石油……怎么打得過美國這種高度工業化的國家。”
早川繼續描述:“當時我的說法并不算是什么創見,更沒有經過求證。只不過,許多電臺播報員不停的說同樣的話,說了好幾個禮拜,讓人聽起來很熟悉,而且剛好也站對邊,所以他很快就同意了。”
那個男人立刻同意早川的說法,而且顯然真正送了一口氣。他接著說:“希望戰爭進行時,你家人不在日本。”
“他們都在日本,”早川回答,“我父母和兩個妹妹都在那兒。”
“那你有沒有他們的消息。”男人問。
“怎么可能?”早川回答。
說完,那對夫婦都露出擔憂又同情的表情。
“這么說來,戰爭沒有結束,你就沒法看到他們或跟他們聯絡嘍?”
對話并沒有到此為止,不過結果是,不到10分鐘,那對夫婦就邀請早川——這個原本可能是日本間諜的人——有空時造訪他們住的城市,去他們家吃飯。這全是因為這位聰明的學者,坦誠的和他們閑聊,說的話十分平常也不具獨創性。善于溝通的專家都知道,最恰當、最能安撫人心的開場白,應該象早川說的話一樣,不要太特殊,甚至要平凡無奇。但是不表示你可以態度冷漠。早川說話時秉持的就是真心和熱情。
要你去接近陌生人,還是覺得不太有把握嗎?現在我們繞個彎,暫時把溝通要有內涵這個最高原則放一邊。我要教你三個速成技巧,讓你能在任何環境中輕松與人結交——然后再教你另外9項技巧,讓閑聊也內容豐富。
技巧三:禁忌:光溜溜的誠實
每次被問到這個考古題,“你是哪里人?”絕對不要用短短幾個字回答,這樣挑戰對方的想象力是很不公平的。先做做功課,看看你的家鄉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或特色,提供對方線索,兩人的對話才不會斷了線。等你拋出的誘餌,得到對方俏皮機智的回應,你已經給對方留下善于對談的好印象了。
你應該不會傻到光著身子去跟陌生人交談吧?同理,希望各位遇到與陌生人交談時必完的兩個問題時,說出口的答案也不至于光溜溜的,讓對方無法引申,這兩個問題就是“你是哪里人?”及“你在哪兒高就?”
大部分的人被問到這兩個問題,回答的時候,就好象丟了一塊冷硬的牛排到別人的盤子里,說個地理名稱或職銜,然后就閉上嘴巴臨了事。
你現在是在交談也。遇到你的人當然都會問,“你是哪里人?”如果你拋個簡短的城市名稱給他,光溜溜的不加以點綴,“哦,我來自河北省的滄州市”(或者一些他們從來沒聽過的地方),對方除了干瞪眼,恐怕擠不出任何回應。除非對方是中國地理學教授,否則只能急著找話題又好不到。要是每回我光說我來自長沙,我能期待別人有什么反應?“呃,不錯的地方。”
所以,記得要順應一下人性,也幫你自己一個忙,切記,回答這個問題,千萬不要只用一個句子就結束;卮“你是哪里人?”這個問題時,要給對方的油箱添些汽油,在飼料槽里添點糧草。至少要提供些材料讓對方咀嚼,對話才能繼續進行下去。你只要再多加一兩句,說是或關于你住的城市就行了—講講見聞、談談你的觀察—讓對方能進入兩人的對話當中。
幾個月前,我在黨校校園內散步,有個坐在草地上的MM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她帶著一條可愛的小狗,總是抬頭看一下周圍,又低下頭,根據她的神色可以看出,似乎有些不快的事情需要宣泄。(呵呵,因為是個美女,所以偶就特別注意了一下,初步分析,她應該是,溫柔,內向,感性類的MM,我喜歡的那一型。攻略方法,順應對方的情緒,以平常的語言與其交流)既然想好攻略方法,我當然就立刻付出行動。
“你好,你的小狗很可愛也,它看起來很乖喲。”我開口。
“你好,是的,它很聽話。”她回答。
“它叫什么名字呢?”我邊逗著小狗,邊看著她說。
“你猜呢,它是男的哦?”她回答說。
我立刻思考,提示男的小狗狗,常用于形容男人的名詞,俊男,帥哥,靚仔……
“它叫帥哥嗎,可愛又帥氣?”3種答案排除最高最低后,我回答說。
“你很厲害哦,猜對了。”她開始有點笑容了。
“謝謝。”“帥哥帥哥,你知道你的女主人是哪里人嗎?”我繼續說到。
“呵呵~我是哈爾濱的。”她的笑容在慢慢綻放,但這個時候卻丟了塊冷凍牛排給我
我必須迅速將這塊牛排解凍消化。我的腦子立刻快速的旋轉:哈爾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有什么名人?有什么可以拿來作為有趣的話題的?倒,雖然我地理是一百分,不過那是把卷子交給別人做的。。。
結果我們對視了一分鐘,我發現實在找不出在這上面做文章的話題,只知道哈爾濱是在北方,只好轉到雪上面了~~~反正是北方嘛,下雪應該會比較多。當然這樣做實際有點逃避傾向,結果我最終沒有針對哈爾濱市引發任何有趣的對談。而技巧由開始決定的一項增加到數項技巧合理使用方才使談話愉快的繼續下去。
漁夫釣魚的時候,顱魚和竹筍魚用的釣餌完全不同。顯然在對談時,面對單純的小蝦和老練的大鯨魚,你的對話誘餌也應該隨機應變,一切須視與你交談的對象而定。那么,要怎么找引言的材料呢?你可以連上網絡,輸入你的家鄉名稱;或者傳統一點,翻翻百科全書——這些資料來源都能提供豐富的誘餌。讀讀歷史、地理、商業統計數字,或者發掘一些有趣的風土人情趣事,博君一笑也不錯。
技巧四:禁忌:光溜溜的頭銜
“你在哪兒高就?”這道必考題出現時,你可能以為,“我是醫生”、“教師”、“工程師”這樣的回答就足以引發兩性的對談。但是對一個不是醫生、教師、工程師的人來說,你說的等于是無意義的言語,就象沒有墨水的鋼筆一樣。你必須豐富你的內容,讓聽的人有東西在腦中咀嚼。不然的話,對方會很快告退,去喝杯咖啡會更有趣。
新朋友通常會問,“你在哪兒高就?”(問這個問題合不合適,稍后我們會討論。)現在,我們先看看有哪些放手招數,能幫你在回答這個問題時,保持杰出不凡的大人物形象。
首先,和光溜溜的誠實的道理一樣,當陌生人提出這個令人窒息的問題,絕對不要隨便扔個答案。如果你只說出個頭銜:“我是精算師,我是律師,,我是作家,我是物理學家……”,對方聽了,會象只翻倒在地板上掙扎轉動的烏龜,百般無助。請發發慈悲,他們才不會象個傻傻的門外漢問,“餓……,你從事的是哪一種精算/寫作/物理學?”
如果你是律師,就別讓一般人努力想搞懂你究竟在干什么。加點佐料,講個工作上的小故事,讓對方一聽就懂。比方說,和你交談的是年輕媽媽,你可以說, “我是律師,我們事務所的專長是勞資法。最近我有個案子,有個女職員因為醫療上的必要,休了額外的產假,結果卻被公司解雇。”做母親的當然能心領神會。
如果對方是企業家呢?“我是律師,我們事務所擅長勞資法。最近我有個案子,企業主被雇員控訴,指控她面視時問到私人問題。”做老板的人當然也能很快回應。
技巧五:禁忌:光溜溜的介紹
如果介紹陌生人的兩人互相認識時,切勿拋出釣竿,卻忘了布餌,然后站在一邊,笑得跟個大傻瓜似的。讓陌生的雙方急得團團轉,不曉得從何開口。你可以布置一些話題,讓兩個人能悠然自在的暢談。任務完成后,你要留下來加入,還是另覓他處促進人際關系,就隨便你了。
“周余,這位是陶莎。陶莎,這位是周余。”這種介紹?你能指望兩個人說什么?
“周余,是余下的余嗎?”
“陶莎是吧?恩……這個名字不錯,不錯。”
如果你要這樣子介紹兩個人認識,我看還是算了。陶莎和周余沒能搽出火花,錯不在他們,全得怪介紹人引見的方式,這是一般人最常犯的錯誤——報出雙方的姓名就了事。釣魚線是放下了,卻沒有釣餌,魚兒無處可咬,當然沒用。
某些天生贏家或許話不多,可是除非刻意,否則他們絕對不會讓對話葬送在自己手里。他們確保對話持續,用的就是這個技巧。他們擔任介紹的角色時,都會放些添加料,以推動對話順利進行。比方說,“陶莎,這是周余,他有一艘很棒的游艇,去年夏天還帶我們出海玩了一趟。周余,這是陶莎,她是經營KTV的,金色年華就是她在打理哦。”
有了這些內容,陶莎就可以問問周余的船,或者去年夏天去哪兒玩了。周余也有開場白了,可以談談他對娛樂的關注,或者他的歌聲是多摸有魅力等等。話題自然就延伸開了,可能會無限延伸哦。
從第二部開始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介紹了5個技巧,頭兩招能增進你的人格魅力,后面3個技巧可以開啟對話之門,化解尷尬,讓對話延續下去,F在,我們要更上一層樓,將閑聊提升到有內涵的溝通。下一個技巧,保證能讓你的對象全心沉醉你們的對話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