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高考、因肺結核休學、圖書館追女、校外授課被處分、申請留美被拒簽、在破工廠辦補習班、三個哥們兒一起創業……這些段子,相信每個聽過俞敏洪演講的人都耳熟能詳。這也使得俞敏洪擔心觀眾會將他們對號入座:“成東青在電影中展示的個性,包括孟曉駿、王陽展示的以徐小平和王強為原型的個性,和現實中的我們大大不同。”
《中國合伙人》被原型撇清關系,這讓筆者想起2010年上映的美國影片《社交網絡》。影片上映后,原型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在一次采訪中說:“那部電影很明顯是虛構的,我們從未參與其中。如果你想寫一些關于Face-book的東西,至少要試著講一個正確的故事才可以。”
原型式電影特別是以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在體現藝術價值的同時更要做到客觀公正。“即使為了劇情需要,也應加上注解,因為歷史題材的原型電影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也產生了更大的社會效應。”影評人周黎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