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及其衍生的影視作品中,導演無一例外的都會在潘金蓮這個人物身上大做文章,可以看見的是,在這些影視劇中無一例外的都會出現潘金蓮在浴盆里洗澡的鏡頭,為什么影視作品中的潘金蓮為什么總在洗澡呢?導演和編劇究竟是想表現古人的什么特殊觀念呢?
一、潘金蓮是怎么洗澡的?
作為著名的世情小說,《金瓶梅》中頻繁出現沐浴場景的描寫,第二十九回《吳神仙冰鑒定終身 潘金蓮蘭湯邀午戰》即以潘金蓮沐浴單辟專章,寫其與西門慶共浴蘭湯。這大概是后世影視劇中翻拍潘金蓮沐浴的一大“依據”。
潘金蓮是怎么洗澡的呢?原著中潘金蓮教丫鬟秋菊“熱下水要洗浴”,后因西門慶遲來,又道:“你洗,我叫春梅掇水來。”不一時,春梅“把浴盆掇到房中,注了湯”。這里清晰看到,潘金蓮是讓丫鬟把熱水和浴盆掇到房間里洗澡的。同樣,在《水滸傳》的翻拍影視劇中,潘金蓮無一例外也是坐在家中的浴盆中洗澡的。
讀者不禁要問,潘金蓮為什么偏偏要在閨房里洗澡呢?為何不在浴室里洗或者去公共澡堂呢?
原來直到清朝晚期以前,在自己家里建立浴室也是極少數富裕人家才能辦到的事,平民百姓沐浴,在房間里臨時擺個浴盆才是最常見形式。像清河縣武大郎這樣經濟條件的人家,自然沒有能力建筑浴室。至于公共澡堂,雖然宋代已經出現了商業性質的公共澡堂,但是并不普遍設立。明代時,澡堂業興盛起來,時人稱為“混堂”,顧名思義是不分高低貴賤的各色人等都混在一起洗澡的地方;焯玫男l生條件大多極差,渾身長瘡的病人、滿身血污的屠夫也都雜然相處其間,水質之差可想而知。僅有設在揚州等大都市的高檔澡堂條件較好,但是因其價格高昂,也只有達官貴人享受得起。
通常大多數人家,都是像潘金蓮一樣沐浴的——把浴盆搬進房間里,再倒進熱水。不只是平民百姓,即便達官顯貴,浴盆也是主要的洗浴方式。比如,《紅樓夢》第二十四回中秋紋、碧痕伺候賈寶玉洗澡的情形:
只見秋紋、碧痕嘻嘻哈哈的說笑著進來,兩個人共提著一桶水,一手撩著衣裳,趔趔趄趄,潑潑撒撒的。……只得預備下洗澡之物,待寶玉脫了衣裳,二人便帶上門出來,走到那邊房內便找小紅。

影視劇中“總在洗澡”的潘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