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金】 金箔紙吹彈可破 貼金需慎之又慎
(金身修成,九華山師傅拍照留念。)
立春前后,泉州城春雨連綿。空氣潮濕,原計劃于春節前完成的塑金身只能推遲。吳德玉和同伴回老家過春節,決定節后再返泉。春節期間,普照寺準備了吸濕器及干燥劑等,置于供奉福厚長老肉身菩薩的房內,以保持室內干燥。
3月15日,吳德玉和同伴返泉。傍晚5點多鐘,兩人剛到寺里用過晚飯,就提著板刷、生漆和桐油等材料,走進工作間,進行第三次刷漆。“這回刷漆,是為貼金箔做準備,趁著生漆將干未干之際,將金箔紙貼上身。”刷漆前,吳德玉先用砂紙再對福厚長老法體進行最后一次拋光、打磨。緊接著,兩人又再度將生漆過濾,后兌入從九華山帶回的桐油。“刷漆,就像是刷上一層保護膜。”吳德玉說,兌入桐油是為保證亮度,至于桐油配比,需根據天氣情況考慮。
(修行圓滿,成就肉身佛。)
“明天二月初八,好日子。”春節剛過,吳德玉和同伴喜氣洋洋,他告訴記者,特意挑了初八這個日子為福厚長老法體貼金箔。3月16日午后,在普照寺住持振宇法師的見證下,吳德玉和同伴開始最后一道貼金工序。
金箔紙是南京老牌金箔廠家生產的金陵金箔紙,薄如蟬翼,吹彈可破。開工前,吳德玉就提醒大伙兒,不要說話,否則容易將金箔吹掉。從手臂開始,兩位師傅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裹著金箔的宣紙,一張一張輕輕地將其貼上福厚長老法體。待全身貼完金后,用小刷子輕掃法體,使其光滑平整。
至此,妝佛圓滿結束,福厚長老金身塑成。“沒看過妝佛過程,跟他說這是肉身佛,人家都不信。”看著法體圓滿的福厚長老金身,吳德玉滿意地笑著,掏出手機拍照留念。
★【人物名片】福厚長老
福厚長老,字今龍,泉州崇福寺首座,紫帽山普照寺監院。1919年6月出生于晉江青陽。13歲禮閩南一代高僧妙月和尚披剃,于泉州崇福寺出家,童真入道,秉性忠厚,沉靜寡言。21歲受具足戒于福州怡山長慶禪寺。
長老一生戒行清凈、精勤修學。“文革”期間,因不愿回俗,受盡艱辛磨難,后只身堅守崇福寺。為避障緣,于日常動靜中緘默無言,唯于心中默持佛號。改革開放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實,寺院得以逐步恢復,而長老早已形成了獨來獨往,與世無爭,視萬物平等而淡然之習性,與外界的交流,唯留合掌與阿彌陀佛之圣號而已,后輩皆號之為“密行尊者”。
坐缸三年半肉身不腐 開缸修成肉身菩薩
2012年農歷六月初十日,崇福寺福厚長老應化已盡,安詳舍報,世壽94,僧臘81。圓寂之時,長老吉祥而臥,數日之內,面色紅潤,猶如寐息。為感念長老恩德,崇福寺決定以“坐缸”之禮安排長老后事,請來九華山肉身佛制作服務隊師傅朱國勝師傅,為長老封缸,后將供奉福厚長老肉身的蓮花缸安奉于紫帽山普照寺祖堂內室。
經三年半坐缸,2016年1月10日,崇福寺、普照寺舉行福厚長老開缸儀式。“開缸前,能否成就金剛不壞之身,是個謎。”當天上午,朱國勝和同伴謹慎打開高近2米的蓮花缸,見坐缸中的福厚長老肉身不腐,十分欣喜,“長老已修成金剛不壞之體”。他們小心請出全身保存完好的長老肉身,長老體態自然,手指微翹,經簡單處理,頭發和指甲均清晰可見,手臂肩背等處皮膚仍有彈性。
經圓滿開缸,福厚長老成為肉身菩薩。當天,師傅們為福厚長老披上袈裟后,供奉于祖堂內,供信眾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