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樗蒲
也作“摴蒲”,又名擲盧、呼盧、五木,是在六博游戲的基礎上予以改進與變異而形成的,類似后來的擲骰子(色子),隨機性很大,主要靠運氣取勝,但樗蒲的游戲規則比擲骰子要復雜得多。
王建的《宮詞》之六十寫道:
避暑昭陽不擲盧,井邊含水噴鴉雛。內中數日無呼喚,拓得滕王蛺蝶圖。
“擲盧”就是樗蒲這種游戲。避暑的時候“不擲盧”,恰恰說明宮女們平時經常玩這種游戲。
樗蒲的用具起初有盤、杯、馬、矢四種。盤是棋秤,杯是后代骰盆的前身,馬是棋子,矢即五木,是五枚擲具(最初由樗木制成,故稱樗蒲)。
唐·李肇在《國史補》卷下對樗蒲的玩法有詳細記錄,今天已經很難看懂。不少人喜歡用比較簡便的擲骰子法。
中國皇宮里最流行的12種游戲:樗蒲
鄭嵎的《津陽門詩》寫道:“上皇寬容易承事,十家三國爭光輝。繞床呼盧恣樗博,張燈達晝相謾欺。相君侈擬縱驕橫,日從秦虢多游嬉。”楊氏家族陪駕華清宮,通宵達旦玩。
韋應物的《逢楊開府》寫道:“少事武皇帝,無賴恃恩私。身作里中橫,家藏亡命兒。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既然這個曾經跟隨過唐玄宗的紈绔子弟善玩這種游戲,而唐玄宗又是一個那么好玩的皇帝,此戲難免在宮廷中也盛行。
和凝和花蕊夫人的《宮詞》對樗蒲均有涉及。
和凝的《宮詞》寫道:“錦褥花明滿殿鋪,宮娥分坐學樗蒲。欲教官馬沖關過,咒愿纖纖早擲盧。”
花蕊夫人的《宮詞》寫道:“摴蒱冷澹學投壺,箭倚腰身約畫圖。盡對君王稱妙手,一人來射一人輸。”這里還提到了投壺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