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熱點資訊 >

統編教材9月啟用 解析教材中各項變革對孩子的影響

來源:小編整理2025-05-15 10:41作者:可是你是我的夢啊

現在很多地方的高考都已經采用全國卷了,而說了多年的統編教材終于也出現了。最新得到的消息稱由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于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那么這些新教材都分別作出了哪些改動呢,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詳細的解析。

今年9月投入使用統編教材的覆蓋范圍是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2018年將覆蓋小學和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即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

統編教材9月啟用 解析教材中各項變革對孩子的影響

強調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其中,語文教材收錄了大量革命傳統經典篇目,如《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等文章,小學約40篇,初中30多篇。同時,指導學生閱讀《紅星照耀中國》、《長征》等紅色經典名著。

歷史教材專門有2冊系統講述中國共產黨建立、發展,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史實,涉及老一輩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紹中國抗日戰爭14年的史實。

道德與法治教材講述了革命領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內容。

編出教材只是第一步,教育部部長助理、教材局局長鄭富芝表示,要建立健全國家級、地市級、縣級三級培訓體系,計劃通過三年完成三科教師全員培訓。

此次由教育部統編的三科教材,將取代原“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等各個版本,過去由多家來編,相互之間有個借鑒創新。由國家統編以后,如何保證教材不斷地完善和提高?

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長申繼亮表示,將建立跟蹤研究機制。統編教材投入使用后,教材編寫的主要專家要定期到一線去聽課、走訪、和老師學生座談。同時,還將建立一些研究基地,鼓勵一些專家就教材進行更深入系統的專題研究。

其次,要建立專門平臺,開辟三科教材意見反饋渠道,便于社會各界對教材提出意見建議。

此外還要建立定期修訂機制,及時調整和修訂教材,提升教材質量。

語文:拼音推遲一個月學習

統編教材9月啟用 解析教材中各項變革對孩子的影響

據《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介紹,此次“統編本”的小學語文教材,適度降低了漢語拼音教學的難度,把拼音的教學往后推了一個多月。

新教材課文開始,是“天、地、人、你、我、他”,接著是“金、木、水、火、土”。這樣安排的原因,就是要幫助孩子們建立對漢字原初的感覺,一上學第一印象就是漢字。“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置,強調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溫儒敏說。

此外,低學段的常用字由1800字減少到1600字,而且1600字里有800個字會寫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全都會寫。還有認寫分流、多用少寫、多元識字,總目標是希望到二年級下學期,學生可以大致上獨立閱讀。

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此次統編語文教材增加古詩文內容,其中,小學語文古詩文有129篇,初中有132篇,以古詩詞為主,還有一些文言文,并增設專題欄目,安排楹聯、成語、諺語、歇后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

此前網上有說法稱,“統編本”的語文教材傳統文化的篇目增幅將達到80%,對此,溫儒敏表示,如果從課文統計的話,小學古詩文選篇總體占比30%左右,選篇數量有增加,初中基本上跟以前差不多。

關于傳統文化古詩文的比例和增幅,由于教材課文總體容量不同了,課文總數減少了,另外學習內容安排在正文、欄目練習、課外閱讀等,有各種不同的情況,統計口徑不同,比例也不盡相同。但總體上,此次統編的語文教材確實重視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

歷史:講述釣魚島歷史淵源

統編教材9月啟用 解析教材中各項變革對孩子的影響

據《歷史》教材執行主編、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葉小兵介紹,此次新的歷史教材,一方面,更強調學生的感受、觀察和探究活動,設計了材料研讀、問題思考等欄目,鍛煉學生從材料中提取知識,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新教材的課后練習不再是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的機械記憶練習,而是設計了賞析、分辨、比較等活動,希望學生在這些活動當中復習、鞏固并且提升認識,而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去復述或者背誦。

此外,歷史教材注重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國家主權和海洋意識教育,以史實為依托講述西藏、新疆、臺灣及附屬島嶼釣魚島、南海諸島等作為我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淵源。

道德與法治:設置法治教育專冊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共12冊,教材內容依據與兒童生活的緊密程度,由近及遠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領域,同一生活領域內,按照學習難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編排方式。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共6冊,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展開編排。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統編的《道德與法治》,將小學六年級上冊和初中八年級下冊專門設置為法治教育專冊,集中講授憲法,強化系統性。小學涉及30多部法律法規,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規,6部條例和司法解釋。

教材審核更加嚴謹

統編教材怎樣編寫而成?據了解,統編本歷時5年,編寫團隊多達140多人,在10多個省份的300多所學校開展試教試用,專門組織專家進行審查,實行四審制度。

據教育部部長助理、教材局局長鄭富芝介紹,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三科教材的編寫從2012年啟動,到2017年上半年,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歷時五年。

這次三科統編教材的編寫團隊多達140多人。在編寫過程中,為檢驗教材的適宜性,先后遴選10多個省份的300多所學校隨堂聽課,與師生當面交流,聽取意見,修改完善教材。并且專門組織征求了約300位知名專家的意見,每科教材請了100多位一線教師進行審讀。

此次三科教材統編工作,按照編審分離原則,專門有一部分專家進行審查,實行四審制度,嚴把三關。“四審”即思想政治審查、學科審查、專題審查、綜合審查,把好教材政治關、理念關和科學關。

據了解,參加審查的專家共有116人,其中教授、特級教師占90%以上。專家工作委員會先后集中召開了24次審查會商會議,共計有900多人次參加審查工作。最后,報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

還記得小時候使用的教科書還會時不時地出現一些錯別字,而這次統編版教材經過如此多專家教授的審查相信應該會少了很多的錯誤。希望這樣一套耗費了多人心血的教材能夠被家下來的這些學生們珍惜,讓他們明白學習的機會是多么來之不易的。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