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后衛:托尼-帕克(Tony Parker)
效力時數據:16.9分2.9個籃板5.9次助攻,命中率49.4%
GDP組合是NBA史上最成功的三人組之一,相比鄧肯和馬努,帕克是在主帥格雷格-波波維奇的罵聲中成長起來的。如今,他也成為馬刺海外淘到的一塊瑰寶,并成為在NBA效力的法國球員的代表。
正如奧爾巴赫也對鮑勃-庫西無計可施一樣,盡管波波維奇頗為嚴厲,帕克還是掩飾不住才華。他在馬刺曾經歷起伏,2003年總決賽后一度面臨被杰森-基德取代的危險。但最終,“法國小跑車”安然駛過終點站。迄今,帕克6次入選全明星,4次入選最佳陣容。2006-07賽季當選總決賽MVP更是他生涯的巔峰。
此外,帕克在場外也“不安分”,他和伊娃-朗格利亞的愛情一度是NBA的談資,也為稍顯平淡木訥的馬刺平添了一份激情的色彩。2014年8月,他和馬刺續約3年,作為GDP組合中最“年少”的一位,他的未來仍有一段路要走。但和馬努一樣,不論在NBA還是國際籃壇,帕克都已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替補:埃弗里-約翰遜(Avery Johnson)
效力時數據:10.1分2個籃板6.9次助攻,命中率48.7%
“小將軍”是NBA勵志典范之一。1988年選秀他名落孫山,隨后在超音速開啟NBA生涯。起初他輾轉于多支球隊,是NBA出名的流浪漢之一。直到1994年“三進宮”馬刺,他才站穩腳跟。1994-95賽季,約翰遜場均得到13.4分8.2次助攻,接下來他又將場均助攻提升至9.6次,迎來生涯巔峰。
馬刺在1999年奪得隊史首冠,約翰遜也居功至偉。正是他在總決賽第5場還剩47秒時的三分球,為馬刺鎖定冠軍。2007年12月,馬刺將他的6號球衣永久封存。
卸下戰袍后的約翰遜,在教練崗位上也大放異彩。2004年他接手小牛,于2005-06賽季率隊闖入總決賽,并當選最佳教練。盡管2007年首輪遭遇黑八,但約翰遜執教生涯的勝率仍高達57.7%。
馬刺隊史上值得一提的控衛,還有ABA時期的主力詹姆斯-希拉斯,以及曾在1981-82賽季當選助攻王的約翰尼-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