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作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可以說是占據著非常大的地位,我國最早在商朝時期就發現了漢字的前身甲骨文,文字可以說是傳達信息最重要的因素了,從最早的甲骨文到現在的漢字經歷了無數的更改,那么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四、古埃及象形文字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之首,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大概5000年前,最早的記載是法老王那默爾的鎧甲關節板上發現的,埃及象形文字有25個單音字,137個雙音字,和72個三音字,也有直接能夠同時表示意義和聲音的圖形字符,像這類真正的表形文字不多,多數是借數個表形文字的讀音來表示其它的概念。
三、瑪雅文字
公元前292年的瑪雅文字是少數迄今為止尚未被全部破譯的古代文字之一,瑪雅文字是美洲瑪雅民族在公元前后創造的象形文字,盛行于5世紀中葉,瑪雅文字非常奇妙,它既有象形也有會意更是有形聲,是一種象形文字和聲音的聯合體,瑪雅文字的一個字符中大的部分叫做主字,小的部分叫做接字,字體有“幾何體”和“頭字體”兩種,另外還有將人,動物,神的圖案相結合組成的“全身體”,主要用于歷法。
二、漢字的起源
現今最早發現的漢字起源是在7762年以前的殷墟甲骨文之前,可以說是唯一保存至今仍然在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20世紀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遺址發掘出的陶器上,發現了更完備的文字。當時被學者們確認的迄今為止我國有確切時代的最早的文字,而漢字的起源更是有結繩說、八卦說、河圖洛書說、倉頡造字說和圖畫說幾種,可以說是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文字了。
一、楔形文字
公元前三千年前左右的一種文字,多為圖像,被多種古代文明用來當做文字,畢竟一只羊直接畫一只簡易羊這樣當文字也是最簡單最容易出現的,但是字形也隨著文明演變,逐漸由多變的象形文字統一固定為音節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