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斑鱉,這是指這種生物徹底告別了地球這個美好的星球了嗎?其實不是的,只是中國的最后一只雌性斑鱉死了,而它經過多次人工授精都沒有成功,現在世上就只剩下3只了,一定要保護好它們了!不然真的就只能看到標本了!蘇州本地多家媒體報道,中國僅存的一只雌性斑鱉在蘇州動物園死亡了。死亡時間是4月13日下午13:20分。
現在,全球斑鱉僅剩三只,其中在蘇州動物園的是一只雄性斑鱉,另外兩只在越南,性別不詳。此前全球已知僅4只存活的斑鱉,蘇州動物園就有2只,雄性斑鱉如今已100多歲,另一只雌性斑鱉是從長沙嫁過來的,也已90多歲。然而它們沒能繁衍后代,人工授精也不成功。
也就說,中國只剩下最后一只斑鱉,成了孤家寡人。而越南的兩只斑鱉還不知道性別,不知道以后是否有機會跨國聯姻。
曾經,兩只斑鱉的聯姻承載著物種延續的重任。曾經,兩只斑鱉被全世界矚目,如今只剩下遺憾。許以后只能看到標本了。
斑鱉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鱉,背甲可達1.5米,體重115公斤。它曾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錢塘江、太湖)和云南紅河流域。但從2006年開始,紅河流域至今都未發現過斑鱉的幼體和亞成體。斑鱉又被稱為最孤獨的動物,極度瀕危。
最后的斑鱉姑娘的前世今生:
2016年4月7日,中外動物專家和飼養員將蘇州動物園池塘內的斑鱉姑娘抬上岸以便進行人工授精繁殖。
2008年,作為當時全世界已發現的唯一雌性斑鱉,在長沙生活了半個世紀的斑鱉姑娘“遠嫁”蘇州與蘇州動物園另一只老斑鱉聯姻。
臨危“得名”
與恐龍一樣,斑鱉來自遙遠的中生代。
與它們的存在時間比起來,斑鱉這個名字1873年才出現(也稱斯氏鱉或黃斑巨鱉),并于1987年才在分類學界得到確認。
斑鱉姑娘“得名”斑鱉,還要晚得多。
2006年9月19日,由農業部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中國動物園協會主辦的斑鱉保護合作交流研討會在蘇州召開。
當時,在世界范圍內存活的斑鱉個體有5只。其中,蘇州動物園1只、西園寺2只(“方方”于2007年8月死亡)、上海動物園1只、越南還劍湖1只(2016年1月死亡)。
然而,就在這一年的12月16日,上海動物園的雌性斑鱉死亡。在當時尚存的4只斑鱉個體中,僅有西園寺中的“圓圓”為雌性。只是,“圓圓”已多年未曾露面,生死未知。
剛啟動的斑鱉聯合繁育工作一時陷入僵局。
2007年初,長沙動物園內的“斑黿”被鑒定后更名,為聯合繁育工作帶來新的希望。
2015年5月6日,在蘇州動物園拍攝的斑鱉姑娘。
“不僅是斑鱉,而且還是雌性,每年都有產卵”。WCS兩棲爬行動物項目協調員呂順清教授用“振奮”兩字形容當時的心境。
自2006年第一次斑鱉保護研討會開始,作為項目協調方,WCS直接參與了其后9年間斑鱉聯合繁育所有重要活動。
也許是水土不服吧
2008年5月5日,斑鱉姑娘遠嫁到蘇州;
5月7日,斑鱉姑娘與游進洞房的蘇州斑鱉帥哥近距離接觸;
5月10日,斑鱉姑娘與斑鱉帥哥零距離接觸,疑似交配;
5月12日,斑鱉夫妻 “ 圓房 ”;
6月底,斑鱉姑娘產蛋18枚。
這是一段讓國內外斑鱉保護領域專家興奮的日子。
當時長沙動物園還派獸醫楊俊龍駐扎蘇州,與蘇州動物園飼養員一起喂養斑鱉。
楊俊龍介紹,后來,斑鱉姑娘一口氣產下100多枚蛋,但最終無一孵出幼仔。
2016年4月7日,蘇州動物園池塘內的雄性斑鱉。
事后,專家分析,兩只斑鱉相處的時間太短,交配可能沒有成功。也有專家說,兩只斑鱉交配可能成功了,但沒有形成受精卵。
楊俊龍說,斑鱉姑娘在蘇州一直友好相處,只是很少看到它們有交配的行為。
網友也是氣不過評論道:我不是杠哈,為什么要等到全球只剩四只的時候,不是剩幾百只就要嚴重告急出方案嗎?
也有網友感慨:其實只要一個物種的種群數量少于1000就已經大勢已去基本上不用期待能逆風翻盤了。一對一的情況更不用想這個,大家各自過得開心就好,物種已經救不回來了
網友透露真相:國內那只雄性室友甚至沒法有這個意愿,多年前一次領地爭斗導致它和另一只雄性一死一傷,讓它和雌性室友一起住若干年后專家們發現它的裝備早就不能行使功能了,所以才人工授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