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創可貼來說,其主要結構是一節具有粘性的膠布, 膠布的粘性是其附著在皮膚和創面上的主要因素。同時由于創可貼寬度較大,因此對皮膚的壓強較小,雖然過度纏緊會造成血流不暢,但很難繃緊到使得組織缺血甚 至壞死的程度。而對于布條和牛皮筋來說就不同了:由于二者不具有粘性,因此需要依靠緊扎時產生的足夠大的摩擦力才不至于滑脫,這就意味這需要將布條或皮筋 緊緊的扎住。而由于布條較細,壓迫面積小,因此同樣的捆扎力下對皮膚壓強更大;而牛皮筋由于具有很強的彈性,因此捆扎是產生的壓迫更為嚴重。在這一事件 中,雯雯是為了防止創可貼送掉而捆扎的布條,而橡皮筋則又是防止布條滑落纏上的,由此可見創可貼本身纏繞的并不緊實。因此說,造成雯雯手指壞死的元兇,并 不是創可貼,而是布條和牛皮筋。而牛皮筋,則又是主兇中的主兇。
注意防范兒童捆扎傷
雯雯 的遭遇,實際上屬于一種捆扎傷。所謂捆扎傷,指的是由于肢體受到過度捆扎,使得遠端肢體內供血減少,組織由于得不到足夠的氧氣供應而發生缺血性壞死所造成 的損傷。對于兒童來說,捆扎傷是一個較為常見的意外傷害,并時常造成截肢等嚴重的后果。而牛皮筋等彈性繩索,是造成兒童捆扎傷的主要物品。事實上,近幾年 中兒童由于皮筋造成的捆扎傷屢次被媒體報道。這些捆扎傷中,一些是兒童由于貪玩將皮筋不慎套在肢體上造成,另有一些則是家長為了捆扎諸如衣物、手套等為兒 童套上的。
皮筋彈性較強,而為了起到扎緊的目的,通常會纏繞數圈,因此皮筋會強烈的壓緊肢體,進而壓迫血管,減少肢端血流。由于捆扎傷發生 初期,肢體末端只會感覺到一定脹痛,并不會感覺到劇烈的疼痛,而當肢體末端開始壞死時,脹痛感反而會減弱,因此兒童較少發生哭鬧等能夠引起大人注意的表 現。此外,兒童的表達能力不強,也會使得大人忽視捆扎傷的存在。因此,兒童發生捆扎傷常常是發生十余小時甚至數天后才被發現,而此時肢端已經嚴重壞死,無 法保留,只有截肢處理了。
因此,為了防止兒童捆扎傷的出現,家長應注意幾點。首先,應該避免讓兒童隨意玩耍橡皮筋,避免意外捆扎。其次,對 兒童選擇合適的衣物,從而避免需要捆扎的情形發生。第三,如果需要捆扎,應盡量選用無彈性的材料進行捆扎,如布條、魔術貼等,捆扎時不宜過緊,以能塞入一 個指頭的松緊為限。最后,如果進行了捆扎,應經常查看,在不需要繼續捆扎時要及時卸去。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送醫處理,避免發生截肢等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