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使用創可貼?
當然,雖然在這一事件中創可貼并非導致雯雯被截肢的原因,但如果正確的使用創可貼,這一悲劇也有可能被避免。那么,我們應怎么做呢?
創可貼的本質是附有一小塊含抗菌物質紗布的膠布,其主要作用是穩定附著在創面上,并牽拉傷口,使得傷口保持封閉狀態,此外防止灰塵、水等的沾染,同時提供一 定的抗菌作用。創可貼的應用范圍是一些沒有傷到肌層、出血不多而又無需縫合的小傷口,如輕微割傷、刺傷等,作為一種快速處理手段存在。而對于深度刺傷、潰 爛傷等,則不宜使用創可貼,否則可能造成厭氧的破傷風感染或潰爛加劇。
創可貼主要依靠粘性粘貼附在皮膚上,因此在傷口包扎時不不需要用力牽 拉來扎緊。盡管創可貼通常不會造成肢端的嚴重缺血,但過緊的包扎并不利于傷口的愈合。在包扎后,由于人體皮膚排汗、油脂分泌等,會造成粘性下降、創可貼易 于脫落的現象。出現這一現象,后不應采用捆扎的方式繼續固定,而是換用新的創可貼。對于兒童由于手指較細而造成易于滑脫的現象,可采用斜向粘貼的方式代替 環式粘貼,以充分貼附在皮膚上。
此外,在這一事件中,使用創可貼后沒有意識到創可貼一定時間后需要更換,也是錯過及時發現肢端壞死的重要因素。通常而言,用創可貼包扎傷口24小時內就需要進行更換,而如果傷口已不在出血,則可不再使用創可貼,只要保持創面清潔、干燥即可。創可貼長時間貼附在 創面上,反而會導致創傷部位過于濕潤,為細菌滋生和感染發生創造了條件,反而失去了創可貼使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