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茲人體安檢儀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每次乘飛機,都要被安檢人員上上下下“摸”一遍,乘客不爽,其實安檢人員也不爽,不信你一天去給幾千人搜身試試。
還有,常規的安檢,不論怎么宣傳,還是會有乘客擔心輻射的問題。最后,常規的安檢設備效率較慢,浪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
所以,我們迫切需要一種不需要搜身,不會發出X光或者電磁波的安檢儀器--這就是太赫茲人體安檢儀。
在說這種儀器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太赫茲”。
“太”是一個數量級單位,跟我們平時經常聽到的“千”、“兆”、 “吉”等等是一樣的。你的手機有16G空間,這里的G就是“吉”,而你的網絡硬盤有5T,這里的T就是“太”。
“赫 茲”是一個頻率單位,所以“太赫茲”就是表示一個頻率范圍,頻率在0.3到3 THz之間,所對應的波長在1毫米和0.1毫米之間。因此,在電子學領域,太赫茲頻段的電磁波又被人們稱為毫米波或亞毫米波;而在光學領域,其被稱為遠紅 外射線。如上圖所示,太赫茲頻段的電磁波,其頻率比紅外線(圖中的紅外遙控板)還要小,同時又比微波爐中的微波頻率大。
我們的人體無時無刻不在發射出紅外線,同理,人體也在時刻發射出太赫茲頻段的射線。往大了說,任何溫度高于10k的物體都會發出太赫茲輻射。
盡管自然界到處充斥著太赫茲輻射,但是,由于不能高靈敏的探測太赫茲輻射,所以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這一波段的電磁輻射沒有得到深入研究。
而現在,由于技術的進步,太赫茲的研究已經很是熱門。國際上的共識是,太赫茲是一種新的、有很多獨特優點的輻射源。而太赫茲人體安檢儀就是充分地利用了這些優點。
其 原理是,既然人體時刻都在發出太赫茲輻射,而現在,技術又允許我們高靈敏地探測到這些輻射,那么,當旅客身上有危險的物品時,它就會對人體發出的太赫茲進 行遮擋,物品不同,遮擋的程度也不同,就這樣,我們就能在不“摸”不“脫”(脫衣、拖鞋)的情況下,對乘客身體一目了然了。
有人可能會想,既然人體也在發出紅外線,為什么不用紅外線?
這要從太赫茲輻射的優點說起了。
首先,紅外線的穿透力不強,而太赫茲輻射則不,它可以穿透織物、紙張和塑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