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對感染MERS-CoV的患者有無治療手段?
目前尚無針對MERS-CoV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方法。主要是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防治并發癥,并進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實施有效的呼吸支持(包括氧療、無創/有創機械通氣)、循環支持和腎臟支持等。
2、MERS的出現有季節因素嗎?
根據近幾年的病例報告情況,MERS呈現一定的季節性發病特點。病例主要發生在每年的2-5月份,這種春季的流行峰可能與沙特駱駝繁殖的周期性有關,但目前尚無足夠的證據來證明或者排除這種假設。
3、MERS和SARS有什么異同?
同是冠狀病毒。根據2013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囊膜病毒與結構免疫學研究組關于新冠狀病毒侵入宿主細胞機制的研究,MERS和SARS都屬于冠狀病毒科β冠狀病毒屬,雖然全基因組測序表明兩種病毒分屬不同的亞群。
癥狀相似。MERS感染者的臨床表現與SARS很相似,往往會出現發燒、咳嗽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有時還會伴有腎衰竭。
致死率。MERS的致死率比SARS高(MERS的病死率大約為37%,高于2003年SARS流行時的10%),低于禽流感和埃博拉出血熱。
傳染性。MERS與SARS相比,流行的強度是很弱的。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認為,MERS病毒在傳播的過程中,毒力有逐漸減弱的趨勢,醫務人員雖為繼發感染者,但病情大多較輕。
(參考資料: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組《新冠狀病毒侵入宿主細胞機制研究獲進展》2013年7月7日在線發表于《自然》。)
4、MERS病毒有可能變異嗎?
世界衛生組織稱,雖然韓國出現的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引起各界專注,但世界衛生組織29日呼吁,國際社會勿對引發這種病的新型冠狀病毒恐慌,該病毒沒有變異,也不具備持續的人際傳播能力,暫時無需對韓國實施旅游管制。
5、為什么動物源性傳染病離我們人類這么近,為什么一天比一天“熱鬧”,為什么一天比一天嚴重?
由于人類生態環境的改變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還有人類生活習慣因素。比如H7N9,就是由于我們有習慣到活禽市場吃鮮活,非要鮮活宰殺,如果冰鮮上市、集中宰殺的話應該控制動物源性傳染病是比較好的。為什么在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禽流感不厲害,因為他們沒有這個習慣,不買活禽。
從18世紀到90年代再到今天,由于我們的行為變化導致了一些疾病。舉一個例子,其實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最早也是動物源性,艾滋病來源于大猩猩、猴子,是動物源性的。人的生活習慣對傳染病的影響,我們國家艾滋病在80年代在河南、山西這些地方出現,當時對血液的檢測不是特別嚴,輸血、賣血等造成了艾滋病傳染。隨著時間的推移,上世紀80?90年代,在廣西、新疆、云南,吸毒增加,那里的艾滋病以吸毒為主要傳播途徑,F在我們的艾滋病已經呈現低齡化趨勢,大家看最近的新聞,現在相當數量的艾滋病新發病例是性傳播,社會容忍度高了,尊重個人的取向,尊重個人的選擇,但是衛生及傳染病防護意識不強。所以,提倡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對傳染病防控的知識普及,讓更多的公眾了解它,從而更加理性地看待傳染病。
(參考資料:在2014中國科協熱點問題學術報告會上,高福院士做的《動物源性傳染病的發生與控制:埃博拉與流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