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鏡下的水熊蟲,水熊蟲在干燥狀態或環境惡化時,身體會縮成圓桶形自動脫水靜靜地忍耐蟄伏(隱生現象),此時會展現驚人的耐力。生命力超強,能在冷凍、水煮、風干的狀態下存活,甚至能在真空中或者放射性射線下存活。
這些緩步動物是1983年在南極洲發現的。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期出版的《低溫生物學》雜志上。
據報道,科學家們成功地將一個卵子和一個活體動物復活。兩星期后,這個活體動物開始移動并吃食。這個卵子又產了另外19個卵子,其中孵化成功的有14個卵子。研究者稱,這些孵化出的新生幼仔并無缺陷和異常。
從海拔5546米的喜馬拉雅山區,到日本的溫泉,再到南極附近的海底,在地球上許多嚴酷的極端環境中都能看到水熊的身影。它們能承受大劑量的輻射,在150攝氏度到幾乎零攝氏度的環境中都能存活。
對大部分動物來說,沒有水是完全不可能活下去的。一般的細胞在干燥之后,細胞膜會破裂,蛋白質展開并聚集在一起,DNA也會隨著干燥時間變長而逐漸斷裂。水熊能在缺水條件下存活,說明它們有著某種防止細胞受損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