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熊不在乎溫度的變化。1842年,法國科學家發現,一只處于隱生狀態的水熊能在125攝氏度的高溫中存活數分鐘。1920年代,一位本篤會修士在對水熊以151攝氏度加熱15分鐘之后,使其重新“活”了過來,把水熊浸入零下200攝氏度的液態空氣中,持續了21個月。
在零下253攝氏度液氮中浸了26小時;而在零下272攝氏度的液氦中浸了8小時。這些水熊在重新與水接觸之后,馬上又恢復了活力,有些水熊能忍受零下272.8攝氏度的低溫,僅比絕對零度高一點。要知道,地球上所記錄的最低溫度是零下89.2攝氏度,出現在南極中心。
水熊所能承受的低溫只有在實驗室里才能實現。水熊在低溫中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冰,如果冰晶體在細胞內形成,就可能破壞DNA等關鍵分子。一些動物會產生抗凍蛋白來降低細胞的冰點,保證冰不會產生。但是,在水熊體內并沒有發現這些蛋白質。相反,水熊似乎能承受細胞內結冰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