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公布鎘超標大米名單
5月16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廣州餐飲環節抽檢情況,其中大米及米制品合格率最低,鎘超標率達44.4%。此消息一出,立即引來了公眾的質疑:到底是哪些餐飲企業使用了鎘超標的大米及米制品?為何不立即公布名單?
17日晚,該局回應稱,其中米及米制品的鎘含量抽檢(注:鎘含量不合格,即鎘含量≥0.2mg/kg),是該局對部分餐飲單位進行的針對性抽檢,抽樣量較少、抽樣范圍較窄,只代表局部、個別的餐飲單位米和米制品抽檢情況,不代表廣州市整體情況。
針對公眾的質疑,市食藥監管局將具體情況通報如下:廣州市太洋海鮮酒家有限公司大米鎘含量不合格,檢測結果是0.40mg/kg;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食堂大米鎘含量不合格,檢測結果是0.31mg/kg;廣州市海珠區燕南飛美食店米粉鎘含量不合格,檢測結果是0.21mg/kg;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第一食堂排粉鎘含量不合格,檢測結果是0.22mg/kg。
食藥監管局表示,已對問題大米及米制品采取控制措施,禁止使用。根據抽檢結果,該局有針對性地加強轄區內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管,指導、督促其按照《食品安全法》實施食品原料采購控制要求,認真落實索證索票制度,不采購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及食品原料。該局將繼續大力加強餐飲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和抽檢工作,確保為消費者提供放心餐飲。
早前報道
廣州餐飲協會負責人:若大家不敢出來吃飯會傷害整個餐飲行業
16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今年第一季度餐飲環節食品及相關產品的抽檢結果,大米及米制品抽檢近半鎘超標。此消息引起了公眾的擔憂:近半餐飲單位用了鎘超標大米和米制品,以后到底還能不能在外面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