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來到一站到底的選手都是些高材生,有著各種各樣的技能,而陳雨琪就是一位UP主,自稱是一位吃貨,而夢想則是想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餐廳,修一個營養學博士!目前是牛津大學化學系本科三年級學生,選擇化學,是因為化學和美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沒錯!陳雨琪是個十足“吃貨”,與常人不同的是,看美食節目時,你會流口水,而她,常常一邊流著口水一邊腦子里冒著化學反應方程式。
因為熱愛美食,所以熱愛化學,繁忙的大學生活中,陳雨琪學會了“苦中作樂”,她申請了“用于檢測香草和胡椒粉的電化學感應器”,因為這樣她就可以偷偷沉浸在芳香烴中啦!
暑期,她來到一家食品公司實習,公司的每個員工都會被抓到實驗室試吃,她負責的實驗就是將味覺量化,讓美味更精準,這可難不倒資深“吃貨”!一間屬于自己的餐廳,修一個營養學博士……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元氣少女陳雨琪永遠電力滿滿!
很開心每天都能是嶄新的 雖像個陀螺轉個不停 卻又讓我能有全新的視角和機會接觸不同的人和事 忙碌卻又充實 最美好的年紀就要用來做最有價值的事 起飛吧少女!
小時候的我一直對一句話印象深刻:每個人一生做一件事的次數都是有限的。比如:你年輕的時候是個話癆,那你老了就會沉默;反之,你年輕的的時候總是不善言辭,那你老了便總會侃侃而談。
在過去,人類為了獲得食物,需要超大的運動量來交換,并且食物量和運動量并不是成正比關系,人們往往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所以隨著人類的進化,大腦時刻發出對高熱量食物渴求的型號,身體時刻盡量儲存盡可能多的能量。
進食是動物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但是作為地球上的最聰明的生物,我們需要自我掌控這個最低級的需求。蘇格拉底曾經說過:別人為了吃喝而活著,我為了活著而吃喝。這也正驗證了一個降低食欲的方法:找比吃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在我去年控制自己的體重小有成效時(雖然還是敵不過強大遺傳基因哭),很多人都來問我方法,現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轉移注意力,比如看書或者學習。
突然想起一句話:沉迷學習,日漸消瘦哈哈哈。我當時只是想著: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嘴都管不住,那還談何自律呢。
二、關注食物的營養成分而不僅僅是它們的味道。
當對食物的成分爛記于心,自然而然會有意識的避免高糖高油脂的食物和精細碳水的攝入,從而偏愛高纖維和粗糧等對身體有益的選擇,這其實也是我最初想學營養學的原因。其實各種科學減肥的方法感興趣的人自己上網搜一下便有不少經驗分享,大家也都對一些高頻出現的話也是爛記于心,比如:七分靠吃三分靠練,管住嘴邁開腿等等等等,但是人們往往輸在堅持。所以我們必須要記住,永遠和自己比,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一點點!
她在微信上說寫下這篇文章不僅是與大家分享自稱養生girl的我的一些心得,也是一種自勉。希望我能繼續保持老年人作息,堅持并熱愛各種對身體有益的食物,戒掉甜食,增強運動嘻嘻!
陳雨琪微博資料
昵稱:陳雨琪Rachel
所在地:海外 英國
性別:女
生日:1997年12月1日
微博地址:https://weibo.com/p/1005051889106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