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安再奪奧斯卡
據香港媒體報道,李安憑《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再奪奧斯卡最佳導演,更是由美國名導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手中搶過來,意義重大。然而全球各地對這消息反應不一。內地和美國的反應難得一致,同感到酸溜溜,臺灣和印度則歡天喜地放鞭炮慶祝。
美國:主流報章不登相
斯皮爾伯格和林肯都是美國人心目中的iconic人物,有誰會想到由他執導、講述解放黑奴的電影《林肯》,居然會輸給一位華人導演?美國CNN主播得悉后高呼“很意外”,而當地媒體也以爆冷來形容。美國報章《USA TODAY》頭版和內頁,沒有刊登李安的照片。另一份報章《洛杉磯時報》,專業影評人Kenneth Turan撰文質疑頒獎禮,表面上覺得李安實至名歸,實際上認為《刺殺本拉登》的嘉芙蓮碧格露及《ARGO逃離德黑蘭》的本-阿弗萊克沒獲最佳導演提名,令賽果增添變量,字里行間始終認為李安不及斯皮爾伯格,又替獲12項提名而僅得兩獎的《林肯》感到痛心。該報章又舉辦網絡民調,結果卻有73%受訪者撐李安實至名歸。
印度:印語致辭掀高潮
李安絕對不是忘本的人。他在臺上發表得獎致辭,以一句印度語“Namaste”(多謝)作結,據Bollywood影視公司高層Tanuj Garg形容:“就在那一瞬間,全印度的李安迷同步進入高潮。”《少年Pi》講述由印度演員蘇拉杰夏爾馬(Suraj Sharma)飾演的少年Pi在海上漂流,除了男主角外,也有多位印度演員,包括曾參演《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 Millionaire)的Irrfan Khan扮演成年Pi、以及飾演Pi媽媽的Tabu等等,而兩人都是獲當地人民尊崇景仰的。事實上,印度Bollywood近年發展蓬勃,一直被視為活在Hollywood陰影下,李安向他們致謝,其意義相當深遠。Bollywood女星Shobhaa De在twitter便說:“李安的一句Namaste,勝過他手上的小金人像。”
臺灣:鋪天蓋地慶祝
李安奪獎,臺灣人沾上無限光榮,全城鋪天蓋地式的慶祝,情況比起06年李安憑《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首次奪最佳導演更甚:臺北101大樓前晚8點半至11點半亮燈“李安贊臺灣贊”贈興。李安的母校臺南一中更廣播這消息,全校學生為李安鼓掌歡呼達85秒。而臺視與Star Movies及Star World前日同步轉播奧斯卡頒獎典禮,早上直播和晚上回放共吸引291萬收視人口,創下了九年新高。與此同時,亦有人見風駛舵,曾公開批評臺中市補助李安5000萬新臺幣拍攝《少年Pi》的議員蔡雅玲,在李安得獎后訛稱看過他“拍攝”的《奪面雙雄》(Face/Off)多次,稱其拍攝手法真棒,卻不知《奪》片實由吳宇森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