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無論女人怎么要強,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在統計學水平上始終是相對男人有所弱勢。這就意味著女人更需要他人和環境來滿足。因此女人更在意“要死也要死在體制里”的工作和“愛我一萬年”的男人。這兩者都可以給她很好的保護。尤其是男人,一個能夠擁有豐厚資產的男人會更給女人物質上的安全感,一個能夠承諾并且傳遞出承諾的男人會更給女人精神上的安全感。
當然,相信這些可以保護到她的女人,本身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安全感。其實真正匱乏安全感的女人,是連這些都不相信的——于是她在生活中會小心翼翼,會特別在意攢錢、囤物,以備不時之需;會各種試探男人,來證明到底愛不愛;會通過是否買禮物、是否記得生日等條件化來驗證愛是否還在;她們不相信人和東西一直會在,隨時會有。
對安全感的匱乏是勞累的,小心翼翼的,如履薄冰的,也是孤獨的。她需要時刻保護自己,驗證外在,不能把自己全然交出去,不能大方坦然的活著,她必須留下一個心眼來保護自己。甚至是破壞性的,當她驗證失敗,她就會仇恨、離開或者自我封閉,因為她”不熱絡,不破碎”、“不希望,不失望”,她會更加沒安全感,更加不相信外在他人,更加堅定了“只有自己才能保護自己”。實際上我們發現,一個再愛她的男人,也經不住證明,證明著證明著,男人就累了:既然你不相信我,那我就拋棄給你看。這就是心理學里著名的投射性認同: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行為模式。你不相信他會一直愛你,你總能把他變成最后不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