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沒安全感”就是一句隨處可見的會從女人嘴里冒出來的一句話。然而安全感到底是個什么東西,真值得嚼一嚼。
實際上沒有人能逃得過追求安全感的宿命,尤其是女人。自從人類被出生以后,就受到了安全感匱乏的詛咒。
是的,人類是被出生的。當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學習著想盡辦法在這個世界上活下來。世界不是子宮,需要自己呼吸,自己咀嚼,甚至自己覓食。偌大的世界,有著太多的不確定,而他的能力又太有限。在出生之初,他需要有個強大的、懂他的、能滿足他的力量來保護他——母親。這種保護的感覺就是安全感。如果媽媽做的不好,不能無條件的、隨時給予保護和滿足,那么需要的來源就會陷入不穩定,孩子就會產生恐慌,也就是不安全感,不確定這個會滿足自己的因素是否能隨時滿足自己。如果這時候孩子哭了媽媽能滿足,孩子就學會了通過努力是可以得到的。如果哭了還得不到滿足,那么人就懂得了其實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得到,甚至會認為自己不值得得到。
那時候的媽媽就是整個世界。人長大后,對世界的印象也就成了不能絕對保護和滿足自己。
缺乏安全感的本質就是害怕。害怕自己被拋棄,害怕自己有危險,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滿足,而自己又無力承擔面對這個世界。
當女人長大,媽媽已經不能再給她這樣的滿足。于是她需要從其他地方獲得:工作、男人或者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