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3月9日,韓國大數據分析公司daumsoft也發布了一份報告,稱因為中國針對“薩德”反制行動日益升級,韓國民眾對華好感度大幅下降。
董向榮認為,中國就“薩德”的抵制措施會被韓國當地媒體放大傳播。在她看來,年齡偏大的韓國人多數是保守派。保守派對中國一直采取敵對態度,讓這些人接受中國很難。而在韓國,年輕群體對中國的好感度則總體好一些。“只要我們采取有禮有力有節的應對措施,韓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應該可以恢復。”董向榮說。
中國取代日本成最不喜歡國家
對于薩德系統,我國外交部多次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不滿,然而韓國始終一意孤行。外交部司長肖千日前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再次警告,如果韓國繼續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韓美將為此承擔后果。
據韓聯社報道,daumsoft對推特、新聞等韓國網絡上與中國有關的關鍵詞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韓網上與中國有關的關鍵詞中“負面詞匯”占比達85%。其中,與“薩德”有關的關鍵詞中,“報復”一詞被提及的頻率最高,其后依次為“經濟”和“反對”。
Daumsoft一位負責人分析稱,去年7月被提及的負面詞匯中“憂慮”“緊張”“危機”等詞匯占多數,但到了今年3月,“損失”“威脅”“抵制運動”“損失”等詞匯的占比大幅增加。
中國取代日本成最不喜歡國家
自韓國執意部署薩德系統以來,除了外交上的爭端,中國民眾也頗為不滿,比如對支持韓國部署薩德并提供用地的樂天集團進行了自發抵制,赴韓旅游人數也呈大幅下降。
不過,韓國企劃財政部長官柳一鎬近日表態,稱目前并無確切證據顯示中國因韓國部署“薩德”系統而報復韓國,因此尚未對中國采取任何行動。柳一鎬稱,如果韓方想將之訴諸法庭,就需要拿出證據,但現時尚未掌握任何證據,因此無法采取行動。他強調,倘若有必要,韓國將“確信地”對中國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