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考生遭老師改志愿的新聞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圍觀。不論是中學還是大學的志愿填報都可能關乎著一個人的一生,而考生遭老師改志愿可是影響了該考試一輩子的事情。考生遭老師改志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老師篡改學生志愿是無意的還是故意為之?一起跟著壞男人來了解一下吧。
考生遭老師改志愿
近日,安徽霍山縣一位父親張德才在網上發了一封信,稱自己的兒子張朝陽中考考出700分的好成績,卻因為“老師擅自修改報考志愿,導致兒子僅能上職業高中。”
“孩子現在情緒很低落,煩躁不安,經常以淚洗面”,7月11日中午,記者聯系到張德才,他稱,自己對于這件事沒有過多訴求,只希望正常升學,不能接受兒子以職高學籍就讀霍山中學。
昨日,父親張德才向記者表示,兒子張朝陽情緒仍很不穩定,常以淚洗面。上級主管部門六安市教育局發布消息稱,已督促霍山縣教育局進行調查核實,嚴肅處理。記者從霍山縣教育局得知,他們目前已向上級申請調配指標,讓該考生重新填報志愿。
考生遭老師改志愿
張德才在填報志愿之前的家長會上了解到,如果定向志愿填霍山中學,錄取檔案的時候有個標準,裸分630分-640分肯定可以進實驗班;羯街袑W,是當地人眼里最好的高中,實驗班,更是重點班級。
張德才稱,張朝陽的總成績為700分,沒有達到霍山縣今年的統招分數線716分,但定向志愿填寫霍山中學,可以被錄取。填報志愿時是在文峰學校的微機室,不允許家長進入,因此自己要求孩子每操作一步都拍照。孩子在填好志愿后,曾拍了一張照片發給自己,當時還是和自己簽名一致的,但一兩分鐘后,孩子又發了一張照片過來,照片顯示沒有填寫第一批次定向。孩子出來以后說,是一名姓毛的指導老師將孩子的定向志愿刪除了。
張德才說,孩子說是因為一名姓毛的指導老師直接將定向志愿給予刪除,這導致孩子本來定向可以上霍山中學的實驗班,現在卻只能上職業高中。張德才迅速向文峰學校進行了反映,并且報警求助,固定證據。
考生遭老師改志愿
張朝陽填報志愿時第一批次統招志愿與第一批次定向志愿,都是填寫的霍山中學,代碼為059,是沒有問題的。張朝陽在咨詢毛老師的時候,毛老師看其分數夠了,便覺得沒有必要填那么多,就把定向志愿給刪除掉了。
桑世國表示,老師盡管不是故意的,畢竟造成了一個失誤。學校只能逐級反映,請求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補救措施。為張朝陽修改志愿的毛老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時聽張朝陽說自己分數夠了,便感覺沒有必要填這么多志愿。結果沒想到張朝陽是定向的分數夠了,統招的分數不夠。
記者致電六安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上午已經接到霍山縣教育局的文件,現在正在研究處理當中,一旦事情有最新進展,會及時對外公布。
考生遭老師改志愿
篡改志愿,剝奪了考生自主擇校的權利,讓考生辛苦復習備考的努力付之東流,這將對考生及其家庭造成怎樣的打擊,我們不難想象。更令人憤懣的是,類似的惡性事件竟然已經多次發生。
譬如2015年,甘肅張掖市肅南縣某高考生因志愿被老師修改,與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2015年,安徽全椒縣三圣中學,一班主任篡改37名考生高考志愿;2014年,九江彭澤縣一名班主任擅自修改學生高考志愿……
縱覽這些改志愿事件發生的原因,有的是老師“好心辦壞事”,出于對學生前途負責的考慮,悄悄把學生志愿填得更保守了一些;有的是老師收了好處,改考生志愿給某些學校輸送生源……無論是出于哪種目的,都是對考生本意的歪曲,是應該絕對禁止的行為。遺憾的是,盡管改志愿事件一再發生,但卻始終沒有得到制度性的防范,類似的悲劇還在不斷上演。
考生遭老師改志愿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能輕而易舉地改人志愿?志愿填報系統投入使用已經多年,難道不能進行必要的升級,防止篡改嗎?比如,密碼交到每個學生手上,而不要讓班主任掌握;填報志愿將電腦系統填報與學生簽字確認統一起來,在確定的最后一刻需由學生本人同意,等等。
志愿填報是如此嚴肅、重要的事情,涉及到考生、學校等多方利益,卻缺乏必要的防范和監督,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漏洞面前,能不發生事故嗎?制度的缺失還體現在,制度性救濟嚴重缺失。學生被改志愿后,往往是相關責任人被“嚴肅處理”(此次安徽的事件中,教育部門也是這么表態的),但是被損害利益的考生怎么辦?
考生遭老師改志愿
要知道,很多時候,被改的志愿改不回來,是因為志愿填報系統規定,志愿只能改一次,考生志愿被篡改一次后就沒有機會改回來。在這樣的情況下,能不能啟動申訴程序,給考生多一次修改的機會,讓考生被改的志愿回歸到本意?
改志愿事件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因此,事前的防范,和事后的救濟,都是必不可少的。別讓相關考生的眼淚白流,填補漏洞、完善制度,已經不能等了。